Category Archives: 学术研究

蒲罗中是十八世纪前的新加坡?

李国樑

2013年7月2日联合早报黄绢推荐中国学者编撰的《东南亚古代史》,作者之一的陈志明教授提起新加坡早在公元3世纪已经出现在中国的古籍,叫做‘蒲罗中’,这主要是根据前南大许云樵教授的说法。许教授的《马来亚史》(1961)提出‘蒲罗中国是1700年前的新加坡古名’,除了历史论著与各类新加坡史参考书外,新加坡政府的《新加坡年鉴》(1999-2005)也以‘蒲罗中’作为新加坡历史的引言。

联合早报的报道使我们重燃对蒲罗中的兴趣,翻阅了1970年元旦至9月13日陆续发表在南洋商报星期刊的笔论,当时由新大饶宗颐教授发起,认为不能一语断定蒲罗中就是古代新加坡,南洋历史学者陈育菘先生支持此论点,许教授则独排众议,大家引经据典,事隔40余年后,后辈还是获益良深。为了找寻更多的佐证,我们也参考了新的学术资料如马来学者与英国地理学家学会的研究报告,以及托勒密(Ptolemy)地图等。

蒲罗中与古代新加坡有关的三段文字出自三国东吴,当时孙权委派朱应、康泰等人出使扶南(古柬埔寨),扩展海运,康泰等人的见闻记载在已经失传的《扶南土俗传》,今天所能阅读到的是《太平御览》、《水经注》、《通典》等书籍,在转抄《扶南土俗传》的条文时,是否有疏漏或作者自行‘更正’,就不得而知了。此三段文字包括:

1. 从扶南发,投拘利口,循海大湾中,正西北入,历湾边数国,一年余到天竺江口。
2. 拘利正东行,极崎头海边有人居,人皆有尾五六寸,名蒲罗中国,其俗食人。
3. 拘利东有蒲罗中人,人皆有尾,长五六寸,其俗食人,按其地并西南蒲罗,盖尾濮之地名。

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Ptolemy,公元2世纪)的东南亚地图有两个登嘉楼的港口:Perimula和 Kole,一般相信Perimula是登嘉楼河口(Kuala Terengganu),而Kole则是现在的朱盖(Cukai),是甘马挽镇(Kemaman)重要的水陆交通点。今天的朱盖码头已不复当年商船在此起货卸货的繁忙面貌,但仍然可以看到停泊的渔船,可见拘利是个重要的地标。

托勒密东南亚地图中的黄金半岛

托勒密东南亚地图中的黄金半岛

拘利的北方泰国境内的克拉地峡,是古代衔接暹罗湾和安德曼海的捷径;拘利的南方则有另一‘彭麻’古航道,同样出现在托勒密地图中,奥杜曼帝国的学者Katib Celebi编撰的世界地图(Cihannuma,1732)还以特别放大的方式来呈现这条古航道。彭麻古航道由皇城北根(Pekan)的彭亨河入口,转入色丁河(Serting),到了马口镇(Bahau)附近,登陆走过一条300米左右的拖曳道(Jalan Penarikan),由纤夫把船拉过色丁河,继续航行到麻坡河口。以前的马来半岛叫做‘黄金半岛’,彭亨是金矿区,吸引‘西方’人沿着麻坡河直上彭亨与暹罗,除了发财也带动商贸,因此彭麻古航道可能在公元1世纪时已经受到重用,直至1930年代,英殖民地政府在Jalan Penarikan建铁路后才逐渐被后世遗忘。

奥杜曼帝国的学者Katib Celebi编撰的世界地图(Cihannuma,1732)还以特别放大的方式来呈现彭麻古航道

奥杜曼帝国的学者Katib Celebi编撰的世界地图(Cihannuma,1732)还以特别放大的方式来呈现彭麻古航道

由于拘利同时出现在《扶南土俗传》和托勒密地图,学者才进一步认定拘利就是朱盖,可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托勒密地图是在16世纪发行的,在托勒密往生后的1400年间,许多拜占庭的学者都修订更新过原图,因此Kole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图中还是一个不解之谜。

依据许教授的说法,拘利口指的是马来半岛西岸麻坡河的出口,因此若‘从扶南发,投拘利口’,最顺理成章的情形就是扶南因某种原因,放弃克拉地峡不用,取道彭麻古航道,转入马六甲海峡,继续往印度之路。不过这条航线不经新加坡,扶南人如何知道距离彭亨380公里之外有个新加坡(蒲罗中)?

马来半岛古国图-马来亚丛谈,许云樵

马来半岛古国图-马来亚丛谈,许云樵

蒲罗中国在拘利‘极崎头’处,许教授推断‘极崎头’指的是马来半岛的尽头,蒲罗中则是Pulau Ujong的对音,所以在马来半岛尽头的岛屿非新加坡莫属。但是叫我们百思不解的是‘拘利正东行’的方位‘东’,新加坡位于拘利南方400多公里外,跟东方扯不上关系,为何‘拘利正东行’会来到新加坡呢?

陈育菘认为‘极’这个字有商榷的空间,极未必指末端,任何一个陆地的尽头,都可以是‘地极’;至于‘崎’指的是高地,例如厦门集美村的对岸有个高崎码头。从谷歌地图可以清楚看到朱盖与高崎形似之处,因此古人说的‘拘利正东行,极崎头’所指的也可能是拘利附近东部的地区,比方说朱盖正东的岛屿,是否可能是当年的Pulau Ujong?

‘拘利正东行,极崎头’所指的也可能是拘利附近东部的地区,比方说朱盖正东的岛屿,是否可能是当年的Pulau Ujong?

‘拘利正东行,极崎头’所指的也可能是拘利附近东部的地区,比方说朱盖正东的岛屿,是否可能是当年的Pulau Ujong?

同样的,‘拘利东有蒲罗中人’,许教授认为蒲罗中人和蒲罗中国是一样的,所没有解释的还是关键性的‘东’的方位。有一点可以补充的是登嘉楼有一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人类的骨骸,朱盖的所在地甘马挽很早已经有原住民居住了,如果无法反证说朱盖正东的岛屿并非当年的Pulau Ujong,那么蒲罗中是不是古新加坡就有存疑之处了。

托勒密地图也显示在马来半岛的尽头有一个叫做Sabara的贸易站,另一个贸易站是马来半岛西岸,靠近克拉地峡的Takola,曾经被西方学者误认为是《扶南土俗传》的‘投拘利’。当年许教授力排众议,认为‘投’是个动词,终于还拘利一个清白。如果Sabara是古新加坡,就可以证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远古时代已经是个东西交汇的商贸中心。若是如此,扶南可能早就知道新加坡的存在,只是交代得不够仔细,连累康泰等人以蒲罗中向皇上交差,但也让我们尽情享受考古之乐。

托勒密的世界地图显示马来半岛南端有个Sabara贸易区,是不是指新加坡?

托勒密的世界地图显示马来半岛南端有个Sabara贸易区,是不是指新加坡?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资料与掌故, 历史展馆, 学术研究

《论语》的孝悌文化与吴氏的渊源(文章转载)

《印尼·星洲日报》2013-01-09
印尼中华国学研究社、雅加达

今年11月28日是泗水延陵吴氏宗亲会祭祖活动,缘於吴氏先祖泰伯、仲雍、季扎公是孔子所推崇的具备传承远古中华民族的“孝敬父母、兄弟礼让”的崇高风尚!因此我们有必要討论《论语》第八章泰伯篇的其中几段。

孔子为了记录中华民族儒家文化的传承,首先他崇尚3千400年前的周朝周公奠定的礼仪文化!后来又有看到周朝泰伯、仲雍和600年后的季札,顺从父亲的意愿都能做到孝敬父母,兄弟礼让,推崇贤能的崇高品德,令孔子十分感动,可能就因此就诞生了中华民族“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阳光万代的《至诚之道》的精神文化文明!

现在让我们討论孔子在《论语》泰伯第八篇的几段名句吧!

1.《论语》泰伯第八篇第一段,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意思是说:“泰伯可以称得上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他善解父愿,孝敬父亲,兄弟礼让,推重贤才,三次以天下相让!以“孝悌”的崇高精神的文化文明传承而展现了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风尚,人民真不知该怎样称讚他!”

泰伯是三千多年前周朝部族的领袖古公亶父的长子,有弟仲雍、季歷。古周王想把君位传给季歷,季歷因自己是老三,故不愿接受。泰伯见此乃顺父愿,携仲雍以去衡山採药为名,悄悄离开国都,出走到江南荆越江苏浙江之地。由此,泰伯表现出孝敬父亲、谦虚礼让、重视贤才的崇高品德!

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有道德有智慧的人不可以不心胸开阔,发挥坚强的意志,展现远大的理想!因为肩负ˉ自己、社会、民族和国家的重大责任,虽然道路遥远,却必须敢於承担和担当!把实现仁道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不也是很重大吗!奋斗至死方休,不也是长远而必须努力吗!”(泰伯篇8.7)

3.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说:“我们要天天学习,还要常常担心学问赶不上,又担心失去所曾经学到的本领!人生学无止境,时时刻刻都要勤奋,学习不能鬆懈!”(泰伯篇8.17)

4.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即便有周公那样好的聪明才智,只要骄傲而且吝嗇,其余的也不值得一谈了!”古人说:骄傲断道!一个骄傲吝嗇的人一定不会被社会所尊重而经常碰壁蒙羞!(泰伯篇8.11)

5.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意思是说:“多么崇高伟大啊,舜、禹得到了天下,佔有天下而不谋私利!”孔子认为打天下而成王者,就不可以佔有天下而谋私利!为自己的利益,就可以任意支配天下!我们必须学习舜禹的崇高品德!不谋私利,而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泰伯篇8.18)

希望吴氏后裔和泗水贤达能够明白和传承儒家文化的这些警句名言,让我们可以展现人生无穷的才学魅力和风采!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资料与掌故, 转载, 学术研究

“蒲罗中”是新加坡的古名吗?

黎上增

我们所熟悉的新加坡古名大致上有“淡马锡“、”龙牙门“、”石叻“、”息辣“、”石叻坡“等,也有人说新加坡还有一个古名叫”蒲罗中“,而“蒲罗中”是所有新加坡古名中最早出现的。

“蒲罗中”是新加坡古名是许云樵首先提出来的。他在1961年出版的《马来亚史》中说:“蒲罗中国是一千七百年前的新加坡古名“;”蒲罗中国的记载,见於《太平御览》卷七八七引康泰表上的《扶南土俗》一书云:拘利正东行,极崎头海边有居人,人皆有尾五六寸,名蒲罗中国,其俗食人。“;”所谓”蒲罗“,该是巫语Pulau(岛)的对音,”中“,等於《岛夷志略》中“戎国”的“戎”字,巫语Ujong(极端)的讹略,合起来,Pulau Ujong便如古所谓“极崎头洲”,换句话说,便是半岛极端的岛国。“

《马来亚史》出版后,新加坡文史界都把”蒲罗中“认定为新加坡古名而列入历史论著或新加坡史参考书中,直接地推广。官方的《新加坡年鉴》1999至2005年也把”蒲罗中“当新加坡古名作为新加坡历史的引言。

1970年,时新加坡大学中文系主任饶宗颐在南洋商报元旦特刊上发表”新加坡古代名称的检讨-蒲罗中问题商榷“一文,质疑”蒲罗中“为新加坡古名,立即引发一场笔战,这场笔战在许云樵、饶宗颐、陈育崧之间打了九个月以无结论收场,但饶宗颐与陈育崧认为”蒲罗中“为新加坡古名的论据不足,最好存疑,唯有许云樵独排众议,始终坚决认为“蒲罗中”就是新加坡古名。

2009年,台湾淡江大学国际研究所教授陈鸿瑜 在早报网上以《太平御览》引三国时期吴国康泰的《扶南土俗》为文“对新加坡早期历史的商榷”反驳“蒲罗中”即新加坡古名这一说,为许云樵增加另一个反对派,同时也把这个争议再次提上台面。

先把各学者在1970年的笔战放一边,且看许云樵认为“蒲罗中”是新加坡古名的主要论据只有两点。

首先,许云樵认为“蒲罗中”实乃马来语Pulau Ujong的对音,从字义来看,“蒲罗中”便是一个半岛极端的岛国,与新加坡的地望相符。其次,康泰《扶南土俗》中所形容的“极崎头”就是半岛极端的意思,这与亚洲大陆块最南边的新加坡岛的地理位置相吻合。

《扶南土俗》也被称为《扶南传》、《吴时外国传》、《扶南异物志》,是三国时期吴国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出使南海诸国后回国所写的见闻录,该书已散佚,但其所收集的资料散见于后来的古书籍中,如《水经注》、《太平御览》、《通典》、《古海国遗书钞》、《通志》、《文献通考》、《太平寰宇记》、《史记正义》等。

学者们考证,吴国朱应、康泰出使南海诸国应该是三国孙权在位时期,即公元229-252年间,也就是三世纪,而初具雏形的古马来语迟至七世纪(682-1500年)才出现,两者相差约四百年左右。这也就说明了康泰出使南海诸国时,这地区的普遍用语应该是澳亚先民原型语(Proto Malayo Polynesian Language or Austroasiatic),而不是马来语。所以,许云樵认为“蒲罗中”就是马来语Pulau Ujong的对音,而以马来字义作为“蒲罗中”的解释,我认为应该有逻辑上的错误。

再者,《扶南土俗》中说得很清楚:”拘利正东行,极崎头海边有居人,人皆有尾五六寸,名蒲罗中国“。“蒲罗中”在“拘利”正东。许云樵在《马来亚史》、《南洋史》、《北大年史》各书的考证都说明“拘利”在马来亚半岛东岸,既今天的登嘉楼一带,他不往东去寻找,却向南去把新加坡当成“蒲罗中”,实在很难令人信服,这也难怪邱新民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加坡》一书说他“自批其颊”。

拘利和现新加坡的相对位置

拘利和现新加坡的相对位置

这观点与淡江陈鸿瑜的论据也是一致的,虽然他所认知的“拘利”地理位置不一样,但是它也是在新加坡之北。陈鸿瑜说:“布理格斯教授(Lawrence Palmer Briggs)认为拘利位在马来半岛西海岸的塔可拉(Takkola)或称高吧(Takua Pa)。如果拘利是位在马来半岛北部(泰国南部)的西岸,则其向正东方航行,到达一个崎岖海湾处,该处地名称为“蒲罗中国”。从地理方位来看,该处应在婆罗洲砂劳越或汶莱一带。而新加坡岛是位在拘利的南方,不是东方。”

饶宗颐在当时笔战中就认为许云樵独以对音来论断新加坡古名未免沦于冒险,他也认为“蒲罗中”的“中”字可能是讹误,实乃“歌营”附近的“蒲罗”或“蒲类洲”;陈育崧后来也加入笔战,认为许云樵的论据不够科学化。邱新民也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加坡》一书中表示他不同意许云樵的观点。

纵观上述各论点,我觉得我们很难断定“蒲罗中”就是新加坡在一千七百年前的古名。以历史微观角度来看,我们也没有片言只语来证明新加坡早在一千七百年前已经“立国”。既然证据不足,就该存疑,要不然,我们会给他人一个如斯的印象:因为新加坡历史简短而使我们“饥不择食”。

附录:

马来语的发展阶段

Old Malay ( 682 -1500 C.E.) begins with records of poems and thoughts on writing materials made from plants described as the sharp cursive Rencong, an ancient script believed to be native to South-east Asia. Unfortunately no evidence from that early period survived. When the Indians set their feet on the Malay Archipelago, they brought along Vatteluttu or Pallava, an ancient Tamilscript from South India. Pallava was accepted as the Malay writing system and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n ancient royal Javanese script called Kawi.

Even though Islam most probably introduced Arabic script to the Malay world as early as the seventh century, Old Malay was very much under Indian influence with its extensive use of Sanskrit vocabulary. The Malays tried to use Pallava and Kawi to express their new Islamic faith but found both to be unsuitable to pronounce the verses of the Quran and Hadis. They thus experimented and created Jawi script based on Arabic. The Jawi script has been in used for more than 600 years by now and is synonymous with the Malay language itself.

Early Modern Malay ( 1500-c1850 ) This was a time of turmoil and radical change. The Malacca Sultanate as a patron of the Malay languag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using the language to spread Islam thus changing Malay’s pro-India nature to pro-Arabic. Portuguese conquest of Malacca in 1511 and subsequent persecution of Moslems caused them to disperse throughout the Malay Archipelago, establishing new regional centers.

This was also a time of flourishing classical literature. Adapting Arabic into Jawi script enabled the Malays to record their experiences, religious laws and oral literature into a collection of Malay classical literature. An example is the Malay Annals preserved by British Historian Sir Richard O. Winstedt.

Late Modern Malay ( c1850 – 1957 ) By this time Malay has absorbed numerous loan words from the colonists namely: Portuguese, Dutch and English. Standardized dictionaries and grammars appeared together with a study of regional Malay dialects and codification of literature. A prominent figure in this field was Zainal Abidin bin Ahmad, better known as Za’ba,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pre- independent Malay by codifying Malay grammar and modifying the Jawi spelling system. Malay was elevated to the status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of Indonesia, Malaysia and Singapore when all of these nations gained independence, a process hastened by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Contemporary Malay ( after 1957 ) Malaysia, Indonesia and Brunei set up their respective national language planning agencies, in an effort to unify their different versions of Malay. There were trials and errors and for a while, obstacle due to Indonesia’s confrontation against the formation of Malaysia. As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onesia and Malaysia normalized by 1966, their

linguistic collaboration continued, resulting in a common spelling system in 1972. Thanks to this project, instead of several spelling systems, today there is only one spelling system for Malay in Malaysia.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资料与掌故, 学术研究

星洲情系三马穆,三个马穆一宿命 (马穆三)

黎上增,刘家明

接下来的历史会有一点点乱,第三个马穆要准备现身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野种杀不尽,色风吹又生”,又或者是“有心人”设计栽赃作乱,在1712年,有一个在米南加保地区长大的王子向整个马来世界宣布,说他是已故苏丹马穆-II的遗腹子。这位王子就叫 Raja Kechil 意即小王之意,他从小就被米南加保皇族收养,所以他应该合法继承柔佛苏丹的王位。在那没有DNA的年代,真真假假可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的。

小王子羽翼丰满后,就联合了米南加保大军,在1717年向苏丹阿都加礼宣战。他因为得到柔佛“保皇派”的内应,顺利把苏丹阿都加礼赶到彭亨去,小王自己自立为王,称苏丹阿都加礼拉末•沙(Abdul Jalil Rahmat Shah)。但是因为小王子先前已向武吉斯人协议组军队讨伐柔佛,不等到武吉斯人到雪兰莪招兵买马成功,自己又向米南加保借兵而没给武吉斯人好处,武吉斯人感觉受骗,怀恨在心。

这时,苏丹阿都加礼在彭亨被小王子的杀手所刺,死于非命。武吉斯人于是转向支持苏丹阿都加礼的儿子苏丹苏来曼为他复仇。反正军队已组成,不打白不打。武吉斯人的条件也和先前小王子的协议一样,战若打胜了,苏丹苏来曼得让武吉斯人当副王。于是乎,另一场战争开打了。由于武吉斯人勇猛,小王子的部队支撑不了,在1722年逃回苏门答腊,建立了另一个锡克 (Siak) 苏丹国去也。

苏丹苏来曼顺利接手皇位,登基成为柔佛苏丹,但是他从此必须遵守承诺,让武吉斯王,达恩•马拉旺(Daeng Merawah) 担任副王,从此引狼入室。武吉斯王虽然以副王自居,但是处处要管,事事要做决定。苏丹苏来曼心有千万个不愿意,但武吉斯人兵强马壮,他无力反抗,也无可奈何。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大权旁落,痛苦不已。

先在这里打打岔,说一说武吉斯人。武吉斯人源出于印尼苏拉威西岛,这支民族生性好斗,十分强悍,善航海,也很会做生意。他们航行于东南亚各个岛屿间,建立很好的人脉关系。有一位武吉斯王族后人曾经说过,武吉斯人看见路边有人打架,他会先加入战团,打一架后才问,你们为什么打架?这就是武吉斯人的习性,因此,他们很喜欢当雇佣兵,所以在东南亚地区一旦发生战事,你就可以看到武吉斯人的军队参战。或许大家在一些有武吉斯人血缘的政治家的演讲中,约略可以感觉到他们的那股霸气和凶蛮之势吧!?

苏丹苏来曼去世后,武吉斯人真正地发挥了他们的影响力,继苏丹苏来曼之后即位的两任苏丹都早死,相距不到两年,这两位苏丹的离奇早死,据说是武吉斯人刻意把他们给毒害的,以便扶持一个小孩来当苏丹,那小孩就是我们要讲的苏丹马穆•沙-第三(Sultan Mahmud Shah- III) 了。这一招跟慈熙太后的做法如出一辙,扶持一个小孩,武吉斯人就当上了摄政王,有了实权了,苏丹马穆成了傀儡。

苏丹马穆当了差不多51年的苏丹(1761年到1812年),但是重要的决策都没有他的份。他就这样混混沌沌地过日子,一直到1812年他过世为止,他没有做过什么重大的事情。 所谓“多做多错,不做不错”,所以他一生人也没有做错过什么大事, 甚至连王储也没有立,当然,就算是立了也没有用,毕竟是武吉斯人“话事”,他们说了算嘛。

苏丹马穆-第三遗下两个王子,大的叫胡申,次子叫阿都拉曼。当苏丹马穆驾崩时,胡申在彭亨娶亲,武吉斯人就立了次子为王,名为苏丹阿都拉曼。母后非常不满,因为根据马来王族传统,两位王子同为庶储时(意即母亲都没有皇族血统),应该立长子为王,而不是次子。于是母后拒绝把苏丹信物交出来,信物包含黄伞,权剑,印章等。不过武吉斯人才不管这些,坚持己见。胡申回家后,见生米已煮成熟饭,非常失望,但也无可奈何。

根据武吉斯人的记载,是英国人威廉法夸尔先知道这事,然后向莱佛士禀报,莱佛士便利用这个机会,见缝插针,把胡申接来新加坡,立他为合法苏丹,然后与他签约,得了新加坡这块肥肉。其间还有一些“惊险”内幕,也记录在文西•阿都拉的自传里。

历史有时就是这么奇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江湖风风雨雨,却也有不少巧合。一丝系万镂,要不是六百多年前有个“星洲”被灭,就不会有个“马六甲王朝”的出现,也就不会有个亡国的马穆-第一。 如果牵不出一个“马六甲-柔佛王朝”就搞不出另一个灭国的“同志”马穆-第二。要是当时英国接受了班达哈拉 “宰相王朝”把“星洲”当成的厚礼,出兵抵抗米南加保,或许就不会有第三个亡国的马穆-第三出现了。但由于马穆-第三的不肖大儿子胡申,又神推鬼使地把一切都又拉回到“星洲”原点。 真有一点“终于斯,始于斯”之感矣!

如果大家问我在这里还看到了些什么?我会说:

“唔怕生坏命,最怕改错名”!

后注 :Laksamana 这衔头乍听之下,好像是在问 where is my laksa? 许云樵翻译为水师提督。以前打仗都走水路,海人 Orang Laut 为军队的主干,所以带兵的叫水师提督。这个职位在阿布巴卡时被废了,因为军队都上岸了嘛!Laksamana 的老板叫天猛公 Temenggong. 天猛公在朝中负责国防,司法,巡逻保安,所以可算是“内政与国防”部长!不同的是天猛公乃武将一名,他手中握有兵权,所以时时要征兵,出兵打仗。在此背景下,天猛公需要住得靠近海人聚落,容易控制这些人海人。所以,天猛公的“巢穴”都在新加坡海峡附近,事出有因。而 Laksamana 多来至海岛如槟丹岛,Laksamana 都是海人的头目,也是这个原因。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资料与掌故, 历史展馆, 学术研究

星洲情系三马穆,三个马穆一宿命 (马穆二)

黎上增,刘家明

现在该是第二个苏丹马穆(Sultan Mahmud-II)上场的时候了。

第一个苏丹马穆“驾崩”后,他的儿子苏丹阿拉乌丁(Alauddin Riayat Shah-II)继位,他自知能力单薄,无力反攻葡萄牙大军,于是乎偏安另创“马六甲-柔佛王国”,立首都于旧柔佛 Johore Lama,开始了马来半岛历史的另一页。

当时葡萄牙人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腊北部的亚齐人除了感到不安外,他们也“心痒痒”想控制马六甲海峡,在香料贸易中分一杯羹,于是亚齐决定向葡萄牙人及柔佛王国开战,史称“三角战争”。在这整百年的三角战中,柔佛被亚齐侵略了好几次,柔佛两任苏丹阿拉乌丁(Shah-II和 III) 都曾经被亚齐活捉去“蹲牢房”,之后都死于亚齐。在这纷纷扰扰间,各任柔佛苏丹都以保命为前提,到处避难,例如苏丹阿都拉 (Sultan Abdullah or Raja Bonsu) 甚至还有一个外号叫“流浪苏丹” (wandering Sultan),凄凉之致,还那有时间“造人”,所以这期间,苏丹王室人丁单薄,甚至到最后变一代单传。

这一代传一代,终于在第九代到了另一个苏丹马穆•沙- 第二(Sultan Mahmud Shah-II)。这个马穆生于1675年,十岁时父王就被人毒害,由于他是独子,所以在他在幼稚之年,就于1685年被拱上王位,由摄政王代理朝政直到他二十二岁摄政王去世为止。

这位苏丹苏丹马穆可算是“怪胎”一名,他从小就性情乖戾,冷血无情,也是个同性恋者,还娶“人妖(阿“官”)”为妻。据说他为了向他的男伴表示忠诚,凡是怀孕的皇后,嫔妃都一律被处死,因为同性恋者怎么可以有儿女呢?他的不光彩的历史,在外国人的“野史”中广为流传。在那个时代,有一个苏格兰船长叫阿历山大•汉米尔顿的在1695年到访,他送了苏丹马穆一对左轮手枪,苏丹马穆拿来把玩,然后向窗外马来子民开枪,汉米尔顿惊道:那是会闹出人命的!苏丹马穆反问:要不这样,我怎么知道子弹会打多远?

以上这些丑事都记录在菲力•达比 (Philip Darby)的书《Post-colonizing, 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 to Change the Way We Are》里头。关于他的其他令人发指的凶残叙述:例如他乘他的叻沙马纳(Laksamana,水师提督,参阅后注)为他去抗海盗之际,他居然听信谗言,剖开被诬陷的水师提督的妻子的肚膛,去看胎儿是否真的有偷吃了他一片菠萝蜜;都记载在其他马来文献如《Tuhfat al-Nafis 》中。

由于苏丹马穆-II 的凶残,他的首相于是在1699年落实了一个谋杀计划,由水师提督下手,在苏丹马穆做完礼拜五祷告后乘椅轿(如绑在竹子上的椅子)归来时,上前刺杀他,这段“弑君”行动在马来世界中叫做“Mangkat DiJulang”。苏丹马穆在临终前还说出他的咒语,他诅咒所有民丹岛的子民们,从此不能到哥打丁宜( Kota Tinggi) 去,否则将会吐血而亡。他如此说是因为该水师提督来自民丹岛。据说时至今日,还有民丹岛的居民相信这诅咒,不敢到哥打丁宜去。

我们在直落布兰雅遇到的柔佛苏丹皇陵“守墓人”幽媚儿(Umer)就自称是该水师提督的第九代后人,她说她这么多年来曾到过柔佛、廖内、印尼等地去寻找资料,设法证实墓里人的身份,就是不敢踏入哥打丁宜半步,以防万一。这段弑君的故事也已有人拍成电影,大家可以到以下网址看看,这次相信不必去补习马来文,也可以猜到剧情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Os8quC0f0I

苏丹马穆-II死后,由于他(同志身份)无后 ,所以首相阿都加礼(Abdul Jalil) 就顺利篡位为王,成为柔佛苏丹。不过苏丹阿都加礼没有皇室血统,从“马六甲苏丹王朝”开始,一直传位到“马六甲-柔佛王朝”,马来苏丹血统的继承线从苏丹马穆-II之死后就此断了,江山易主;所以从苏丹阿都加礼开始,历史上称之为“宰相王朝”(Bendahara Dynasty) 而不再是苏丹王朝。苏丹马穆-第二也就荣登第二个“亡国苏丹”的宝座了。

顺便看一看苏丹阿都加礼的族谱。苏丹阿都加礼应该是阿拉伯人,祖先来自南也门(http://en.wikipedia.org/wiki/Template:Iskandar_ancestry)。数百年前,阿拉伯人随季候风到南洋来做生意,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滞留当地,成为传教士,教师,翻译,造船工,文员等。后来,有些知识分子被招入宫廷成为谋士,部分因为有功而被晋升为官,甚至官至班答哈拉Bendahara。

柔佛苏丹阿都加礼的高祖几代人都是班答哈拉,其中著名的Tun Habib Abdul Majid就是阿都加礼Abdul Jalil的父亲,Tun Habib过世后,阿都加礼子承父职,也当上了班答哈拉。由于苏丹马穆•沙-II 乖戾残暴,天怨人怒,阿都加礼才能弑君自立为王,成立了班答哈拉王朝。目前在直落布兰雅看到的皇陵,葬的应该就是他的后人。直落布兰雅“守墓人”幽媚儿说皇陵里一些漆上绿色的墓碑属于中东的王族,看来不是空穴来风。

言归正传,苏丹阿都加礼 篡位成功后,位子其实坐得极度不安,因为他的朝中有很多老臣子不服他的领导。这些老臣子都认为他是一介平民,没有皇族血统,不应该登基成为苏丹。所以苏丹阿都加礼登基后,他把苏丹马穆的后宫女眷都杀了,为的是要防止苏丹马穆的遗种留在人间。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当英国的哈米尔顿 (Alexander Hamilton) 船长在1703年到访时,苏丹阿都加礼还要把新加坡岛送给船长以换取英国人的支持。自马六甲苏丹王朝开国以来,这是新加坡第二次与马来史拉上“外交”关系了。

2 Comments

Filed under 资料与掌故, 历史展馆, 学术研究

星洲情系三马穆,三个马穆一宿命 (马穆一)

黎上增,刘家明

自从初中三选修理科之后就再也没有好好读历史了。那时候读的是中国和欧洲简史,不过就只记得什么“英法百年战争”,“玫瑰战争”之类,中国的历代皇朝和野史,则是从李大傻讲的“古”和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才知道的。或许当时是新、马都处建国初期,整理历史非“急务”,所以没有把东南亚史编入教材,对于东南亚,读到的不过是些如“汉都亚”,“山尼拉乌丹马”的传说故事和“莱佛士开辟新加坡”的历史而已。

近日有幸接触到一些关于古代新、马的历史资料, 才发现了许多东南亚和马来半岛数百年来的有趣历史典故;其中与新加坡最有渊源的,莫过于三个同名的“苏丹马穆”(Muhmud)的故事了。三个苏丹都有跌宕起伏的经历,悲剧的“亡国”下场。

根据《马来纪年》(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里的记录,话说在公元约1402年,新加坡王国被满者伯夷灭亡后,国王逃到马六甲,建立了另一个“马六甲苏丹王朝”。马六甲苏丹王朝风光了约八十多年后,传位到第八任苏丹马穆•沙-第一 (Sultan Muhmud Shah –I) 。苏丹马穆得天独厚,幸有能干的四代元老班达哈拉(官职如宰相)敦•霹雳辅助打理朝政,所以他可以把精神花在“泡妞”上。敦•霹雳对苏丹确是一片(愚)忠心,他在他的大儿子被苏丹马穆的儿子杀害后,不但不记仇,还保举苏丹的儿子为彭亨州的苏丹!

苏丹马穆的色胆也蛮大的,《马来纪元》里记录了他钟情于金山(Mount Ophir)仙女,于是派大臣到金山向仙女提亲。仙女向他提出了要建金桥银桥到金山,七盘蚊子心,七盘飞蛾心,再加上槟榔汁、眼泪、苏丹和王子的血各一樽等七项不合理的要求,他才悻然而退。 敦•霹雳于1498死后,苏丹马穆拜淡米尔回教徒敦•穆达歇尔(Mutahir)为相,结果埋下了与朝廷里马来贵族不和的导火线。

苏丹马穆色性不改,在宰相敦•穆沙歇尔的美貌女儿花蒂玛的婚礼上对她“生痴猫入咗眼”,早晚都想一亲美人芳泽。结果在宰相的仇人的陷害下,“有意”相信谗言,把敦•穆沙歇尔家的男丁全都砍头,终于强娶了花蒂玛!花蒂玛为了报复杀父之仇,每当她怀孕时就设法堕胎,一直到苏丹马穆答应她凡生男必委为王储后,花蒂玛这才为苏丹马穆生了两男两女。

1511年葡萄牙大军攻占马六甲,船坚炮利,苏丹马穆战败而退守巴莪(今南北高速公路的 Pagor) 伺机反攻。葡萄牙军随即把他赶到彭亨去,他再逃到民丹岛( Bintan),但是葡军又把槟丹岛的基地夷为平地。他最后逃到苏门答腊的 甘巴河域(Kampar River)一带, 郁死于1528年,马六甲王朝宣告灭亡。苏丹马穆成了第一个“亡国苏丹”。

如果YouTube 还没有抽片的话,以下网址还可看到1961年由新加坡国泰机构拍成的有关电影《乐榔山公主/金山公主》(Puteri Gunung Ledang), 但要先去补习马来语才看得懂哦!。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1Om6RONXqg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资料与掌故, 历史展馆, 学术研究

古代新加坡的名称

李俤汉

曾保华先生和黎上增先生在2012年5月的华文义务讲解员训练课程中讲述了新加坡的一些古名。关于新加坡早期历史记载相当模糊,无论中文或早期马来文献记载相当少,也有许多讹误。

手上刚好有历史学家柯木林先生和已故邱新民先生的论述,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大家考证新加坡古代历史地名,上起汉代,下到清初莱佛士登陆新加坡为止。

1. 皮宗

中国史籍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地理志》。“(汉)平帝元始中,王莽辅4政,欲耀威德,厚遣黄支王,令献生犀牛。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

公元前一年,汉平帝继位,太司马王莽掌握军政大权,所以“辅政”。八年后,公元9年,王莽干脆废汉,自己称帝,改国号为“新”,这是后话。汉书中说的皮宗,有学者认为是柔佛西面附近的香蕉岛(Pulau Pisang,图一)及新加坡一带,皮宗即Pisang的译音。也有人指的是泰国北大年(Patani)一带。

图一:香蕉岛(Pulau Pisang)与龟咯岛(Kukup Island)的地理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柔佛州的香蕉岛上有一座1886年建成的灯塔(图二),新加坡在英国殖民地时期已经管理马来西亚柔佛州的香蕉岛到现在。新加坡海关人员得在马来西亚的龟咯岛(Kukup Island,香蕉岛的东南一个大岛,图一)海关报关检查,然后前去香蕉岛。

图二:Pulau Pisang岛上的灯塔

2. 蒲罗中

公元231年,既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代。当时吴国曾派遣使臣康泰出使中印半岛上的印度化国家扶南。回国后,他记载了扶南的风土习俗。

“蒲罗中”一名出自《太平御览卷》,该书说:“拘利正东行,极崎头海边有居人,人皆有尾五六寸,名蒲罗中国,其俗食人。”同书卷说:“拘利东有蒲罗中人,人皆有尾,长五六寸,其俗食人。按其地西南蒲罗,盖尾濮之地,名梁祚魏国,统日西南,有夷名尾濮。其他出瑇瑁(亦作玳瑁,大型海龟Eretmochelys imbricata)、犀、象、珠玑、金、银、葛越(现代称布)、桂木、人皆蛮夷,重译乃通。”在记载中,蒲罗中人蓄长发,有吃人的习俗。

历史学者认为马来文中的蒲罗(Pulau,岛)和中(Ujong,尽头,海角),所以蒲罗中是指半岛尽头,即指新加坡和柔佛一带。

2009年台湾淡江大学亚洲研究所教授陈鸿瑜先生根据新加坡年鉴-2005年中文版对于早期中国人称新加坡为蒲罗中提出来讨论。新加坡年鉴一书是代表新加坡的官方书籍。该年鉴说:“公元三世纪,中国人称新加坡为蒲罗中,这个名字译自马来文Pulau Ujong,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

扶南是中南半岛古国,辖境约当今柬埔寨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即暹罗湾沿岸。我个人认为蒲罗中应该是在泰国北大年一带,不会离开柬埔寨太远。

美国19世纪初东南亚历史学者布利格斯教授(Lawrence Palmer Briggs)认为拘利位在马来半岛西岸的塔克拉(Takkola)或称高吧(Takua Pa),即今泰国南部克拉地峡近普吉岛地方。其实拘利应在克拉地峡东海岸邻近暹罗湾,而非西海岸临安达曼海。克拉地峡向正东方航行,到达一个崎岖海湾处,该处地名为蒲罗中国。从地理方位来看,该地应该在婆罗洲砂劳越或文莱一带。而新加坡是位在拘利的南方,不是东方。

图三为泰国克拉地峡,包括普吉岛,塔克拉,新加坡,柬埔寨,砂劳越等地。

最值得注意的是,“蒲罗中国”的习俗是食人,而从婆罗洲的风俗习惯来看,有食人习俗的人种为砂劳越的达雅克族(Dayak)。

从以上推论,“蒲罗中”不是新加坡。

图三:泰国克拉地峡,包括普吉岛,塔克拉,新加坡,柬埔寨,砂劳越等地。

3. 罗越

唐代地理学家贾耽写了《皇华四达记》和《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都提到了罗越。他说:“又五日行到海峡,蕃人谓之质。南北百里,北岸则罗越国,南岸则佛逝国。”学者认为“质”是马来语Selat(即海峡),应该是新加坡海峡或者马六甲海峡。北岸的罗越国,可能就是马来半岛南端,包括新加坡在内。这里的居民向来称为海人(Orang Laut),罗越即为Laut的音译。南岸的佛逝国则是东南亚史上著名的室利佛逝的简称,是当时的强大帝国,国都就是苏门答腊的巨港(Palembang)。

清朝人顾思综的《南洋蠡测》说“英吉利据此岛,名之曰新忌利坡…有唐(华)人坟墓,碑记梁朝年号及宋代咸淳。”梁朝(公元502至557年)在隋唐之前,《南洋蠡测》说华人在唐朝之前已经来到新加坡。

《新加坡历史原貌:1275-1971年》则认为罗越是廖内群岛的大卡里蒙岛(Large Karimon,图四)。

图四:廖内群岛与大卡里蒙岛(Large Karimun)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资料与掌故, 历史展馆, 学术研究

新加坡同盟会先驱与潮州人办学

许愫芬

晚晴园在百年辛亥革命百年重开放后二楼展厅就有模拟过去的新式学堂,其中许多在晚晴园参加同盟会的南洋先贤都是新学堂的领头者。这包括了林文庆、陈楚楠、陈嘉庚、李光前及林义顺。展览图片有林文庆博士于1899年创办的星洲女校;陈嘉庚于1919年办(林义顺也参与倡办)南洋华侨中学。

19世纪末,新加坡还处于旧式华文学校,也即以私塾、书院为主的私塾教育时代。教学内容则以识字、记账珠算、尺牍为主,内容大致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乃至四书、五经。私塾多借用会馆、宗祠、宙宇为教室,教师多从中国聘请如落弟秀才等。

新加坡华人积极参与兴学,缘於中国戊戍政变,康有为亡命海外,南来提倡兴学。迨至1905年清朝工部及广东总督岑春煊先后派遣商务大臣张弼士、视学刘士骥南来劝办商会及学校,促成新加坡华人学堂纷纷建立。1905年1月30日的 “养正学堂” (后改名为崇正学校),属于私塾性质,陈楚楠先生便是发起人之一,租他位于美芝律的合春号公司为校舍,是新加坡最早的新式学校,其次是广肇学堂(后改名为养正学校),成立於1905年3月6日,是广东人赵沛堂等所倡设。成立於1905年3月6日。其后应新(1906年5月5日年嘉应人创办)、启发(1906茶阳会馆创办)、潮州人创办的端蒙学堂(1906年10月1日)、由福建会馆创办的道南学堂(1907年11月8日)、海南人创办的育英学校(1910年)相继成立。

1906年4月6日孙中山到新加坡来,并成立同盟会及多家书报社之后,在书报社的推动及新加坡华社领袖的纷纷出资赞助下,开始办起了华人学堂,使到新加坡的华教学校,从私塾时代走进新式学堂时代,可说催生了学校的诞生。

端蒙学校成立于1906年10月1日,是潮洲人陈云秋、廖正兴、张霞生等二十八人发起创办。端蒙学校的发起人之一的沈联芳,祖籍广东潮安,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也很早就表现出爱国热诚。1904年跟张永福、陈楚楠、林义顺一起将邹容所写的《革命军》改名为《图存篇》,带到潮州派发。后与长子沈子文一起加入同盟会,1907年与张永福、陈楚楠等创组《中兴日报》宣扬革命。为支持黄花岗起义他个人独捐3500元。另外对钦廉武装起义和武昌起义等他也多有捐款热心支持。他逝世时孙中山还亲自电唁慰问其家属。

另一位革命潮州先贤陈振贤,祖籍广东潮安县,为四海通银行经理。他生前活跃于华社,担任过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新加坡华人参事局委员、南侨筹赈总会常委、潮州八邑会馆正副总理,历任义安公司副总理,对华社和潮人福利建树良多。他早年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

新加坡潮人公众团体最先成立的是义安公司(一八四五年清道光二十五乙己),端蒙学堂(后改名为端蒙学校),校址暂时借用禧街(Hill St)门牌52号,仅有师生68名。1913年迁至怒吻基(North Boat Quay)门牌13号。1918年,校舍迁入‘丁律’(潮语发音)登路97号(97,Tank Road)新校址,正式开始用普通话教国语课。至1937年除英文课之外,各科已采用华语教学。

鲜有人知道的是创立于1924年端蒙分校的校史。1918(民国七年)年由张永福、曾广秀、许惟烈等美芝路潮商发起函请总校建分校,由于经费不足而延至1924年(民国十三年),端蒙分校先租民房,于7月1日成立时招收附近的学生90余人。张永福、陈秋槎任分校董事部正副总理。因学生人数增加,于是竭力筹款,以7千5百元购置5千8百余方英尺旷地,越二年建立于小坡民多路33号(33 Minto Rd, Minto是英殖民地官员)分校新校舍启用时学生已增加至200人。此后十几年,总校与分校并肩发展,校务蒸蒸日上。

端蒙分校

端蒙学堂的建校捐款大部分来自早期成立的 “万事顺公司”(民间秘密会社),该公司由原籍庵埠东溪的航运界先驱王钦、王丰顺等于1819至1820年发起建立粤海清庙(会址是新加坡河口的一间小茅屋),宗旨是祭祀天后圣母(位于菲利士街Phillip St的粤海清庙于1852至1855年从河口迁入现址后重建,地契属于义安公司)与辅助教育。昔日南来的移民上香添油酬谢神明护佑;还愿或捐赠,日积月累善款交由万事顺公司管理,该公司在兴学办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后渐渐式微,公司信托机构一直被保留下来。

新加坡潮人公众团体最先成立的是义安公司(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乙己由佘有进创立,1930年设办事处于粤海清庙内,1963年迁入潮州大厦),次为端蒙学堂(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 此后, 便一直没有潮州最高机关的创设。

1928年,张永福、林义顺等为要交涉义安公司产业献给潮人公管,于12月12日假端蒙学校举行临时筹备委员会议。推选包括林义顺、李伟南,陈秋槎,杨缵文、吴竹村,李金赐,黄蔚延,林雨岩等8人起草章程委员。1929年2月2日通过章程。2月5日在端蒙学校开筹备委员会议,与会者选举临时董事职员;林义顺被推选正总理 ,于该年9月8日由林义顺、黄蔚廷、刘正兴、寥正兴、郭廷通、陈敬堂、李伟南、张永福等40人委员成立,联合登报发起筹设新加坡潮州会馆1928年9月15日假座中华总商会召开潮侨大会,讨论组织潮州会馆,到会乡人踊跃,共有五十余人。议决定名为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潮安、澄海、潮阳、揭阳、饶平、普宁、惠来、南澳),临时办事处暂设端蒙学校。

1933年,总校向土地局借丁路校舍对面的火车桥旧址旷地,皇家山(福康宁山)山麓建立运动场。因此推动了学生体育运动人才杰出。1936年10月1日,端蒙学校庆祝建校30周年,举行校庆庆祝会及运动会。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占领新加坡,学校被逼停办。和平后,端蒙总校于1945年10月1日正式上课;分校在1946年7月继续正式上课,学生人数鋭增。1955年,总校增设中学部,1958年,更开办高中部,校舍也一再扩建,1962年,巍峨庄严、设备齐全的端蒙总校新校舍落成。

1967年,创校43年的端蒙分校因校址被政府收回另作发展,校长及教职员调任他校,学生除了部分转入总校外,其余都被分配到政府新建的学校肄业。至此,端蒙分校遂正式关闭,而总校则继续负起作育英才的神圣任务。每年培养大批德才俱备、中英兼通的毕业生,为建设新加坡而尽心尽力。

60至70年代,可说是端蒙总校的颠峰期。学校师资阵容日益强大,学校设备也臻至完善,学生在学术与课外活动的表现更是成绩斐然。端蒙一跃成为新加坡顶尖学校之一,是莘莘学子的学习乐园。可惜到了90年代中,由于城市重建,学校因为学生人数逐年递减而不得不停办。劳苦功高的老师无奈地转到他校服务,美轮美奂的校舍虽保留但充作其他用途。从此,端蒙总学也就尾随分校走进了历史。
朝阳学校成立于1952年,坐落在潮阳会馆内(299 River Valley Rd)。至70年迁址代转型为朝阳特别学校。

义安公司在二战前也提倡女子教育,因此在1940年于里峇峇里路299号洋房创立义安女校。1967年兼收男生,于1982年迁入马林百列时改名义安小学。
1963年5月25日义安学院成立,于97号登路端蒙学校左座20教室内上课,1967年由私人学院成为公立学院。1968年迁至金文泰现址。1982年3月,正式易名为义安理工学院。

新加坡早期的潮州人创办的私校有植哲学校(建于1927年,里峇峇里路261号李坤兴办),擎青学校(建于1929年,士鲁马里路,林品端办,1940年改为公立学校),醒华学校(建于1930年,蔡祝三办,后港林大头路),陶蒙学校(建于1934年,黄愫及当地人办,杨厝港11公里),陶英学校(建于1940年,林春林自办,大坡力街4号)还有其他如树人、培英、洛英、辅女和中国公学等。

参考文章:
《革命激发华文学堂蓬勃》;作者张曦娜 2011-10-6 《联合早报》。
《辛亥革命爆发后 新加坡万人响应》;作者莫美颜 2011-10-6 《联合早报》。
;作者黄今英《新加坡潮州文化展特刊》
《潮州先贤创粤海清庙浓缩180年华人奋斗史》;作者韩山元.《新加坡潮州文化展特刊》
《端蒙学校二十五周年纪念刊》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
东南亚华人历史文献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
http://libapps2.nus.edu.sg/sea_chinese/education_sources.htm

3 Comments

Filed under 资料与掌故, 回首往日, 学术研究, 思维空间

新华历史人物索引(三)

转自:OMY新加坡文史达人 http://blog.omy.sg/sgstory(吴庆辉整理)

【资料来源: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1995。(英文名字待日后补齐)】

按笔划顺序:

林三古(Lim Sam Koh),林子明,林义顺(Lim Nee Soon),林长水(Lim Tiang Swee),
林文田, 林文庆 (Lim Boon Keng), 林长华 (Lim Tiang Wah), 林为邻,林日顺, 林长喜 (Lim Thean Hee), 林汉, 林兰 (Lim Lan), 林戊午, 林永庆 (Lim Eng Keng), 林生财 (Lim Seng Chai),
林汉河 (Lim Han Hoe), 林仙峤, 林本种, 林可能, 林本道, 林世魁, 林师万, 林庆年, 林竹轩, 林汝炎, 林守明, 林则杨, 林邦彦, 林亚泰, 林成乾, 林有福, 林光瑷, 林志义, 林宏昌, 林伯炎, 林抡英, 林应标, 林何庸, 林卓之, 林受之, 林学大, 林坤扬 (Lim Koon Yang), 林忠邦 (Lim Chong pang), 林明伦, 林建达, 林采达, 林和坂 (Lim Ho Puah), 林诗国, 林忠国 (Lim Chong Kua),
林雨岩 (Lim Ah Woo), 林祈祝, 林坤泰, 林秉祥 (Lim Peng Siang), 林绍裘 (Lim Seow Kiew), 林金殿, 林英德, 林秉懋, 林春木, 林顺池 (Lim Soon Tee), 林独步, 林拱河, 林泉和 (Lim Chuan Hoe), 林癸荣, 林树森, 林炳源 (Lim Peng Nguan), 林烈 (Lim Leack), 林健安, 林振兴 (Lim Chin Hin), 林振昌, 林绣堂, 林浪新, 林振瑞 (Lim Chin Swee), 林振毓, 林添水, 林萃龙(Lim Chwee Leong), 林鸿伟, 林推迁 (Lim Chwee Chian), 林隆江, 林维芳 (Lam Wei Fong), 林鸿丰, 林谋盛 (Lim Bo Seng), 林惠祥, 林惠瀛, 林新生, 林稚生, 林锦成 (Lim Lim Seng), 林源河 (Lim Guan Hoe), 林溪茂, 林箕菊, 林德京, 林德金(Lim Teck Kim), 林德祥 (Lim Tek Siong), 林德根, 林衡南, 林镜秋, 林穆群, 林霭民,

转逢, 转道, 卓金树, 卓经端, 罗石民, 罗汉良, 罗丙庚, 罗兆龄, 罗法振, 罗承德, 罗窗绮, 金天放, 金礼生, 金学松, 金雄臣, 周兰阶, 周如初 (Chew Joo Chiat), 周约翰, 周宗启, 周宗麟,
周清扬 (Chew Cheng Yong), 周润享 (Chew Joon Hiang), 周福隆, 周献瑞, 周镇豪, 施仁德, 施祖贤, 施香沱, 施耀南, 姜凌

洪于谅, 洪子晖, 洪开榜, 洪丝丝, 洪光腾, 洪灵菲, 洪林泰 (Ang Lim Tye), 洪周珍, 洪宝植, 洪荣发, 洪俊成 (Ang Choon Seng), 洪高兴, 洪捷发 (Ang Chat Wat), 洪锦池 (Ang Kim Tee)
洪锦绰 (Ang Kim Cheak / Kim Chiak), 洪锦棠, 洪肇闪, 柯进来, 柯宝树, 柯鸣鸿 (Quah Beng Hong), 柯秋水, 柯朝阳, 柯震东, 赵文炳, 赵戎, 赵如琳, 赵旺, 赵泰, 赵恭喜 (Teow Geong Hee)

胡文虎 (Aw Boon Haw), 胡少炎, 胡文豹 (Aw Boon ), 胡月梯, 胡好, 胡亚业 (Hoo Ah Yip),
胡亚基 (Hoo Ah Kay), 胡守愚, 胡先愿, 胡陀, 胡明杰, 胡炳荣, 胡铁君 (Hu Tie Jun), 胡资周,
胡载坤, 胡清才, 胡绪哇, 胡蛟, 胡博渊, 胡愈之, 胡福辉, 胡颖德, 胡嘉烈,

姚紫, 香銮, 侯甘霖, 侯西反, 侯荣木, 侯顺金 (Kow Soon Kim), 侯新庆, 钟水发, 钟存命, 钟安美 (Cheong Ann Bee), 钟安然, 钟存锦, 钟秀允, 钟志坤 (Cheong Chee Koon), 钟阿细,
钟志海 (Cheong Chee Hai), 钟坤成 (Cheong Koon Seng), 钟泗滨, 钟桥才, 钟祺, 钟赐隆(Cheong Soo Leong)

饶彩华, 高大方, 高云览, 高定簿, 高维廉, 高湖, 高德根, 郭头, 郭可济, 郭可培, 郭可模, 郭在藩, 郭枚生, 郭明秋 (Kwek Beng Chiew), 郭珊瑚, 郭爱文, 郭景云, 郭新 (Quek Shin), 唐民生, 唐连良, 唐逢祥, 流浪, 涂开舆, 莫履瑞, 桃木, 秦旭超

徐云梦, 徐长怀 (Chee Teang Why), 徐东藩, 徐传锦, 徐炎泉 (Chee Yam Chuan), 徐季钓, 徐钦三, 徐钦元 (Chee Kim Guan), 许垂青 (Chee Swee Cheng), 徐统雄 (Chee Quee Bong),
徐桂梦 (Chee Cheng Hai), 徐清海, 徐郭青, 铁抗(原名郑卓群, 笔名:明珠、君羊、金铁皆呜、金鉴),

殷雪村 (Yin Suat Chuan), 殷碧霞, 翁如水, 翁金水, 翁赞商, 留鸿石, 章三潮 (Cheang Sam Teo), 章壬全 (Cheang Jim Chuan), 章壬宪 (Cheang Jion Hean), 章芳琳 (Cheang Hong Lim)
章芳源 (Cheang Hong Guan), 章招莲, 章潮喜, 常凯, 梁山, 梁元浩, 梁允祺, 梁亚胜, 梁谷勋, 梁宙 (Neo Tiew), 梁定仁, 梁润之, 梁敏修 (Leong Man Sau), 梁添益, 梁福来, 梁赞元

黄二甲, 黄乃裳 (Wong Nai Siong), 黄才甫, 黄小品, 黄文斗, 黄木生 (Wee Book Seng), 黄文汤, 黄少怀, 黄双林, 黄文炳, 黄文德 (Wee Boon Teck), 黄正本, 黄汉光, 黄仙舟, 黄世尚, 黄汉种, 黄永祺, 黄亚佛, 黄庆昌 (Wee Kheng Chiang), 黄西京, 黄兆贤, 黄兆珪 (Wong Siew Qui), 黄有渊, 黄仲涵 (Oei Tiong Ham), 黄守萱, 黄兆琨, 黄自强, 黄亚福 (Wong Ah Fook),
黄兆镇 (Wong Siew Chan), 黄廷霖, 黄沧水, 黄芹生, 黄阿石 (Wong Ah Shak), 黄伯权, 黄肖岩, 黄应荣, 黄沄辉, 黄绍文, 黄英伟, 黄实甫, 黄英杰, 黄金炎 (Wee Kim Yam), 黄定标, 黄宗泉, 黄松亭, 黄武狮, 黄金泉, 黄诗通, 黄金钻, 黄秉盛, 黄英煊, 黄思, 黄衍才, 黄奕欢 (Ng Aik Huan), 黄奕住, 黄南寿, 黄树芬, 黄炳诚, 黄祝秋, 黄奕根, 黄笃修, 黄奕寅, 黄科梅, 黄祥达, 黄载灵, 黄海筹, 黄桂馥, 黄敏 (Wee Bin), 黄曼士, 黄隆丹, 黄添寿 (Thiam Siew), 黄勋吾, 黄葆芳, 黄景顺, 黄敬森, 黄循蛟, 黄锡权, 黄源和, 黄瑞朝 (Wee Swee Teow), 黄懋庭, 黄麟根

曹亚志, 曹符成, 梅百福, 梅阿三 (Boey Ah Sam), 梅连振, 梅阿骚, 梅阿富, 梅南乐 (Boey Nam Lock), 梅春辅 (Boey Chuan Poh), 萧守仁, 萧百馨, 萧志来, 萧贤舞, 萧保龄 (Seow Poh Leng), 萧憬我, 龚光传 (Kiong Kong Tuan), 龚振荣 (Kiong Ching Eng), 龚菽惠 (Kiong Seok Wee),

崔大地, 符大炳, 符气南, 符气浩, 符愈贵, 符和谦, 符和琳, 符致逢, 曾几生, 曾广浩, 曾五美, 曾五珠 (Chan Ngoh Choo), 曾心影, 曾兰生, 曾玉羊, 曾圣提, 曾华丁, 曾亚六 (Chan Ah Lek), 曾汝平, 曾如玉 (Chan Joo Geok), 曾兆南 (Chan Teow Lam), 曾全福, 曾志远, 曾建发 (Chan Kian Watt), 曾举荐 (Chan Koo Chan), 曾铁忱, 曾启东, 曾梅生, 曾梦笔, 曾锦文 (Chan Kim Boon), 曾醉秋,曾德铨,曾德喜

游杏南,游鸿星,温步颐, 谢力(Chia Lek),谢云声,谢天福,谢平,谢龙门,谢安乐(Chia Ann Lock),谢庆泰(Chia Lkeng Tye),谢仲宣(Chia Joon Suan),谢安祥(Chia Ann Siang),谢庆振(Chia Keng Chin),谢吉斋,谢仰舜(Chia Hood Sang),谢佛珊,谢君成,谢佛添,谢松山,谢宝荣(Chia Poh Eng),谢荣西(Chia Eng Say),谢荔圃,谢倬荣,谢启山,谢裕民,谢朝阳(Chia Teow Eang),谢源英,谢德才,谢缴

蒋骥甫,彭佐良,彭维清,董光纯,董黼卿,韩旺彝,韩瑞生,韩槐准,程丙林, 傅无闷,傅文楷,傅竺贤,鲁白野,新长和, 蓝天,蓝允福,蓝伟烈,蓝金升,蓝禹甸,蓝建海,蓝晋臣,蓝梦全,蓝焌滋,蓝森堂,瑞于,瑞等, 靳宗岳

赖仕滔,赖仲民,赖始抹,赖金奎,赖钧界,赖高介,赖琼瑶,赖新珍,赖馥先, 詹振成,廖天益,廖正兴,廖仰成,廖秉权,廖颂扬,廖隆安(Laow Leong Ann), 谭云山,谭东合(Tan Tung Hup),谭清源

蔡子庸,蔡心义(Chua Sim Ghi),蔡开云(Choa Kai Hoon),蔡汉亮,蔡民泉,蔡成才(Chua Seng Chye),蔡多华,蔡仰泰(Choa Gian Thye),蔡志民,蔡芳芸,蔡沧浪(Chua Chong Long),蔡克谐(Chua Keh Hai),蔡延龄,蔡和安,蔡金吉(Choa Kim Kiat),蔡河珊,蔡泽信,蔡茂春(Chua Moh Choon),蔡南(Choa Lam),蔡泉玉(Choa Chuan Ghiok),蔡烈安,蔡润贤(Choa Joon Hean),蔡添福,蔡绵溪,蔡嘉种,蔡寰青,蔡攀锦

欧阳奇, 颜元珍,颜长贵,颜永成(Gan Eng Seng),颜世芳,颜有政,颜惠芸,颜麟(Gan Eng Kee)
潘书和,潘存正,潘春阳 (Phua Choon Yang), 潘醒农, 黎伯概

薛木本, 薛文仲 (See Boon Tiong), 薛中华 (See Teong Wah), 薛永黍, 薛有文 (See Ewe Boon), 薛有礼 (See Ewe Lay), 薛佛记 (Sia Hoo Keh), 薛茂元 (See Moh Guan), 薛武院, 薛荣山, 薛荣樾 (See Eng Wat), 薛谦睿, 魏大乾, 黛丁, 戴河水 (Tay Ho Swee), 戴板鹗

(待续)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资料与掌故, 学术研究

新华历史人物索引(二)

转自:OMY新加坡文史达人 http://blog.omy.sg/sgstory(吴庆辉整理)

【资料来源: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1995。(英文名字待日后补齐)】

按笔划顺序:

陈人浩,陈万安, 陈大耳,陈之初 (Tan Tsze Chor),陈文元,陈水文,陈火平,陈长乐,陈天全,陈允吉,陈文进 (Tan Boon Chin),陈长佑,陈六使 (Tan Lark Sye),陈日定,陈云秋,陈允洛,陈开顺,陈文烈(Tan Boon Leat),陈水蚌, 陈文清 (Tan Boon Cheng),陈文确,陈日暹,陈水鲤,陈丙丁,陈永天,陈冬发 (Tan Tong Watt),陈汉庆,陈永传 (Chan Wing Tsuen rev),陈占伟,陈令典,陈东岭,陈四美 (Tan Soo Bee),陈丙荣,陈玉莲,陈龙曾,陈永辉,陈永锡 (Tan Yong Siak), 陈正端,陈仙精 (Tan Sian Cheng), 陈白影, 陈礽义, 陈庆元 (Tan keng Hoon, 陈庆云, 陈光为, 陈光平, 陈仰安, 陈羊羽, 陈旭年 (Tan Yeok Nee), 陈先进, 陈齐贤 (an Chay Yan), 陈成宝 (Tan Seng Poh), 陈有郎, 陈庆星, 陈阳春, 陈庆真, 陈有益, 陈成桂, 陈合盛(Tan Hup Seng), 陈合隆 (Tan Hup Leong), 陈礽崇, 陈合意, 陈庆照 (Tan Keng Cheow), 陈灰蔓, 陈问樵, 陈阿八, 陈佛元 (Tan Hood Guan), 陈祀安 (Chan Sze Ann), 陈祀邦 (Chan Sze Pong), 陈来昌, 陈杞柏 (Tan Lee Pek), 陈祀恩 (Chan Sze Jin), 陈应策, 陈延谦 (Tan Ean Kiam), 陈纯道 (Tan Soon Toh), 陈怀璧, 陈芷馨, 陈坤水 (Tan Koon Swee), 陈明水 (Tan Beng Swee), 陈岳书, 陈承丕, 陈金田, 陈金华 (Tan Kim Wah), 陈金声 (Tan Kim Seng), 陈明远 (Tan Beng Wan), 陈明岩 (Tan Beng Gum), 陈肯构, 陈金钟 (Tan Kim Ching,Kim Cheng), 陈国础, 陈武烈 (Tan Boon Liat), 陈育崧 (Tan Yeok Seong), 陈武略, 陈若铨 (Tan Jiak Chuan),
陈宗祺 (Tan Chong Khee), 陈若愚, 陈诗武 (Tan See Boo), 陈国忠 (Tan Kok Tiong),
陈季(马咼) (Tan Kwee Wah), 陈季隋, 陈国朝 (Tan Kok Teow), 陈宗瑞,陈若锦 (Tan Jiak Kim), 陈周锦, 陈送Tan Che Sang (Inhek Sang),陈祖云,陈笃生 (Tan Tock Seng), 陈荣光 (Chin Yong Kwong), 陈秋金 (Tan Chow Kim), 陈俊杰 (Tan Choon Kiat), 陈炼青, 陈贵贱,
陈思敏 (Tan Soo Bin),陈思源 (Tan Soo Guan), 陈俊睦, 陈秋槎, 陈泰 (Tan Tye), 陈恭三, 陈烈三, 陈振生 (Tan Chin Seng), 陈祯池 (Tan Cheng Tee), 陈振贤, 陈桂荣, 陈祯祥 (Tan Cheng Siong), 陈振夏, 陈浩盛, 陈振盛, 陈恭敬, 陈恭锡 (Tan Keong Siak), 陈领, 陈维龙, 陈清吉, 陈清华, 陈雪阶, 陈焕其, 陈维贤 (Tan Wi Yan), 陈清泉, 陈梦桃 (Tan Meong Tho), 陈银夏, 陈鸿逵,
陈清锐, 陈景兰, 陈景华 (Tan Keng Wah), 陈赐曲, 陈敬贤, 陈森茂 (Tan Sim Boh), 陈景昭, 陈敬堂, 陈谦福(Tan Kheam Hock),陈景瑞(Tan Keng Swee),陈锡九(Tan Siak Kew),陈路加,陈锦发,陈锡光,陈瑞林(Tan Swee Lim),陈福荣(Tan Hock Eng),陈源泉,陈锦章
陈福源(Chan Fook Nyan),陈楚楠(Tan Chor Nam),陈瑞麟,陈嘉庚(Tan Kah Kee),陈静雅,陈翠嫦(Chan Choy Siong), 陈德才(Tan Teck Chye),陈德娘(Tan Teck Neo),陈德润(Tan Teck Joon),陈耀如,陈戆,

何乐如(Ho Siak Kuan),何仲英,何伟贤,何安基(Ho Ann Kee),何启荣,何君畅,何宗礼,何阿昌(Ho Ah Cheng),何畅秀, 何秋谷,何衍茂(Ho Yiang Moh),何衍炳(Ho Yiang Peng),何栋梁,何渔鼓,何葆仁,何德如

邱风人, 邱文林(Khoo Boon Lim),邱汉阳(Khoo Hun Yeang), 邱正忠(Khoo Cheng Tiong),邱立南(Yow Lup Nam),邱正潮(Khoo Cheng Cheok),邱国瓦,邱忠坡(Khoo Tiong Poh),邱钦元,邱铭光,邱菽园(Koh Seok Wan),邱得松(Khoo Teck Siong),
邱雁宾(Yow Ngam Pan),邱楠木,邱德修

邹敏中,余文贤,余石城(Seah Cheo Seah),余正裕,余有进(Seah Eu Chin),余贞祥,余应仁,余应佐(Seah Eng Chee),余连城(Seah Liang Seah),余应恭(Seah Eng Keong)
余松城(Seah Song Seah),余柏城(Seah Pek Seah),余双全,余东璇(Eu Thong Sen),余寿浩,余集福(Eu Clip Hock),余赠涌

张乞(Teo Kit),张义生,张丹农,张天泽,张仁南,张元泰(Teo Guan Tye),张云卿
张礼(Teo Lee),张汉三,张礼千,张世芨,张永福(Teo Eng Hock),张让溪,张匡人,张庆类,张纪歆,张汝器,张扶来,张来喜,张炎,张建金,张叔耐,张怡生,张金荣(Teo Kim Eng),张金燕,张觉夫, 张春田(Cheong Chun Tin),张贵添,张泰助,张振国,张振南(Cheong Chin Nam),张振勋(Chang Chen Hsun),张振衡,张梦生,张族昌,张崇崧,张淑源,张善庆(Teo Sian Keng),张景明,张朝聘,张慎初,张漠青,张瘦石,张慕陶,

邵仁枚,庞敦武,郑文通,郑玉瓞,郑古悦(Tay Koh Yat),郑则士,郑则光,郑连德(Tay Lian Teck),郑觉生,郑荣华,郑思聪, 郑振文,郑振杰,郑章远,郑曼青,郑惠明
郑聘廷(Tay Sek Tee),郑螺生, 泡蒂,苗秀

(待续)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资料与掌故, 学术研究

新华历史人物索引(一)

转自:OMY新加坡文史达人 http://blog.omy.sg/sgstory(吴庆辉整理)

【资料来源: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1995。(英文名字待日后补齐)】

按笔划顺序:

十五仔、苏文慕、丁锡荣、于沫我、卓凡、马俊武 (马摩西)、马骏、方汉京, 方静堂、

王九河 (Ong Kew Ho),王义元(王共产),王三龙 (Ong Sam leong),王万高,王大璠,王大藻,王水斗,王水发,王文达 (Ong Boon Tat), 王长顺,王友燮博士,王丙丁(Ong Piah Teng),王永源,王平福 (Ong Peng Hock),王仲广(Wang Chung Kwang),王会仪,王邦杰(王贵河),王成昌,王先树 (Wee cheow Keng),王仲厚(原名王道纯),王有海 (Ong Ewe Hai),王声世(原名王安章),王沧周 (Ong Chong Chew)、王君实(原名王惠凤),王经叨, 王国启、王和里, 王绍经 (Wee cheow Keng), 王松美, 王细峇, 王金莲, 王秋田, 王相贤、王荣荪,王顺智, 王爱华,王哥空,王竟惠,王修德,王彩凤、王清泉,王维桓,王斌宗,王禒梓,王源兴,王锦良,王锦威,王嘉禄,王德霖 (Ong Teck Lim)、

云英杰 (Wan Eng Kiat),区惠堂,以今(沈俠魂),邓文光,邓旭进,邓炎照,孔天增(天正 Kung Tian Cheng),永清,邝达(邝志达),冯长风,冯国桢, 冯查理 (Pang Charles),冯振汉、冯蕉衣,甘清泗,甘朝汉,左秉隆(字子兴)(Tso Ping Lung),古共持,古实根,古奋鹏,石钟桂

叶之威, 叶平玉 (Yap Pheng Geck), 叶龙团, 叶华芬, 叶谷虚, 叶阿七, 叶怡仁 (Yap E. Gin), 叶季充(Ye Jiyun), 叶怡煎, 叶暢芬(Yip Cheong Fun), 叶清沙, 卢金顺, 卢涛, 卢浩川, 卢新科, 史联对, 丘絮絮, 白日葵, 白文瑞, 白丙壬, 白圻引, 白梅文, 白清贤, 白锡平, 白锡波, 白锡澄, 白德建, 白廪,

庄丕南, 庄丕唐, 庄庆利 (Ching Keng Lee), 庄竹林 (Chuang Chu Lin), 庄伯济, 庄希泉, 庄笃明, 庄奎章, 庄笃谦, 庄清法, 庄培华, 庄惠泉, 庄锦发, 庄耀,

刘三 (Low Sam), 刘士衡, 刘天凤, 刘木荣, 刘长意 (Low Cheng Yee), 刘正兴, 刘传乐 (Low Thuan Locke), 刘阿日 (Low Ah Jit), 刘牡丹, 刘伯和, 刘孝钦, 刘延陵, 刘英舜, 刘坤意 (Low Koon Yee), 刘金榜 (Low Kim Pong), 刘洛三, 刘保壬 (Low Poh Jim), 刘炳先, 刘炳炎 (Low Peng Yam), 刘侯武, 刘炳恩, 刘春荣, 刘笃能, 刘清玉 (Low Cheng Geok), 刘煥光, 刘清坤 (Low Cheng Koon), 刘清泉 (Low Cheng Chuan), 刘强, 刘瑜, 刘登鼎, 刘隆镇 (Low Long Teng), 刘溪土 (Low Kway Soo), 刘源安, 刘群辉, 刘毓霖, 刘韵仙,

关伯谦, 关楚璞, 池传楹, 许广生, 许山兴 (Koh San Hin), 许山治, 许允之, 许元出, 许长延, 许云樵 (Hsu Yun-Tsiao), 许礼寿, 许戊泉(Koh Boh Chua), 许行云 (Koh Eng Hoon), 许亦周, 许约瑟, 许如磋, 许启谟, 许连锡, 许绍南, 许柏轩, 许贵郎, 许济侯, 许钟腾, 许崇轩, 许得时, 许雪湫, 许惠文, 许甦吾, 许颖之, 许锡林, 许福随

汤昌辉 (Thong Chong Fee), 汤宗澣, 汤湘霖 (Thong Siong Lim), 芝青, 呂天亮, 阮文发, 阮锡禧, 阮碧霞 (Peck Hay), 朱永春 (Choo Eng Choon), 朱松轩, 朱省三, 朱星衢, 朱箕尧, 朱箕孟,

伍燊才 (Ng Sen Choy), 伍伯胜(), 伍连德(Wu Lien Teh), 任国源, 孙光汉, 孙叔玉, 纪友德, 应锡祺, 宋人(载天送), 宋长溪 (Song Tian Kay), 宋佛俭 (Song Hoot Kian), 宋旺相 (宋鸿祥 Song Ong Siang), 宋旺裕, 宋振荣 (Song Ching Eng), 宏船, 沉橹(沈爱华), 沈飞龙, 沈子琴, 沈清名 (Sim Cheng Mia), 沈联芳, 沈嘉然, 连士升(Lien Shih Sheng), 麦安, 杜景禧, 杏影(杨守默,Xing Ying),

李大傻(Lee Dai Sor), 李云龙 (Lee Hoon Leong), 李仁生, 李风岩, 李玉波 (Lee Gek Poh), 李玉荣(George E. Lee), 李庆元, 李合平(Lee Hup Pheng),李仰光, 李庆炎 (Lee Keng Yam), 李庆杰 (Lee Keng Kiat), 李光前 (Lee Kong Chian), 李团济,李伟南 (Lee Wee Nam), 李西浪,李庆庸 (Lee Keng Yong), 李庆缘, 李庆禧 (Lee keng Heng), 李声余, 李林, 李建安, 李明初, 李岳利, 李绍茂, 李尚维、李金赐, 李秉衡, 李荣元, 李冠五, 李珍元, 李星岩、李俊承(Lee Choon Seng), 李春亭,李钟珏(Li Zhongjue),李钦俊,李亮祺, 李思辕, 李祥, 李铁民, 李祥阶,李祥杰,李珠娘 (Lee Choo Neo),李略俊、李润湖、李振殿(Lee Chin Tian), 李浚源 (Lee Choon Guan), 李清池, 李清渊 (Lee Cheng Yan), 李清辉, 李强, 李弼廷, 李道泽, 李碧云, 李肇基, 李德初, 李德欣, 李蕴朗, 李攀福,

苏光炎, 苏孝先, 苏芳泉 (So Mong Chuan), 苏明治, 苏秋生, 苏清土, 苏彩轩, 苏添富, 苏源国,
苏源泉 (So Guan Chuan)

杨卫生、杨六使、杨允第、杨文颖、杨开榜、杨以炽、杨本盛 (Yeo Poon Seng), 杨仕添、杨江中、杨如陵,杨佛生,杨佛应 (Yeo Hoot Ing),杨陈松,杨佛敬 (Yeo Hoot Hin), 杨启源,杨作新,杨青山,杨金水 (Yeo Kim Swi (Swee),杨坤民、杨绍和、 杨绍璘、杨荣, 杨益民、杨鸿义、杨绿水,杨骚,杨惠平,杨惺华(Yang Sin Hua),杨喜娘 (Yeo Nee Neo), 杨瑞初,杨福和 (Yeo Hock Hoe),杨瑞喜 (Yeo Swee Hee),杨溢璘(Yong Yit Lin),杨缵文、

吴士基,吴文灿 (Gaw Boon Chan),吴书香,吴发风,吴可仕,吴幼楼(Ngo Yu Law), 吴再兴(Goh Chye Hin),吴竹村, 吴仲青,吴庆腾、吴村、吴体仁, 吴佛庆, 吴良标, 吴寿珍 (Goh Siew Tin), 吴克俭 (Gaw Khek Khiam), 吴伯涛, 吴伯萱,吴秀水 (Goh Siew Swee),吴来喜 (Goh Lai Hee),吴秉璋,吴亮苍(L C. Goh),吴觉非,吴顺畴,吴俊森,吴胜鹏 (Ng Sing Phang),吴桑田 (Goh Song Tian),吴捷千 (Goh Cheng Lim),吴清林,吴翘云, 吴惠贞,吴景琛,吴楚,吴锡,吴瑞甫,

陆佑 (Loke Yew), 陆进发,陆运涛 (Loke Wan Tho),陆寅杰 (Look Ya Kit)

(待续)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资料与掌故, 学术研究

二战太平洋战争(1941-1945)爆发–二战结束‏

史立道

 

 

194118日,日本颁布陆军《战阵训》,明示“生不受虏囚之辱,死不留罪祸之污名”。

 

辻政信奉派在台湾设立研究小组,研究在热带森林的作战方案。除了在台湾丛林展开作战训练,他还根据驻新加坡领事馆武官国武辉少校蒐集的道路、河流和桥梁的资料:从泰国边境到新加坡的纵贯公路至少有250座桥梁,因此,决定每一个步兵师派一个工兵团,另派一个工兵团直属于军部司令。

 

山下奉文领导第25军负责进攻马来亚,总部设在海南岛三亚湾。

 

  311日,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

  

4月开始,英国不断增援埃及,邱吉尔的军事顾问提醒他防御“新加坡基地”的重要性,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要确保英国在地中海和中东的地位。

 

13日,苏联和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

 

5月中,白思华中将出任马来亚军区总司令。

 

65日,日战机对重庆进行连续8小时的无差别轰炸。

 

622日,德国进攻苏联。

 

724日,日本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即中南半岛。

 

美国陆海军军事专家主张英国必须优先考虑新加坡,其次才轮到埃及,但邱吉尔拒绝接受这项忠告。

 

美国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财产和一切对日贸易;要日本撤军,使印支中立化。英国立刻响应。

 

26日,荷兰随着响应。

 

28日,罗斯福顾问霍金斯访苏,了解情况,美国决心参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决定军援苏联。

 

812日,罗斯福和邱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

 

91120日,日海军在海军大学举行图上作战演习,内容为“偷袭珍珠港”,结果确认为对美作战最佳方案。

 

1115日,日御前会议决定开战时间定在12月上旬。

 

25日,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西班牙签《延长反国际共产议定书》。

 

125日,在新加坡的日本报宣告收盘,通讯社停止活动…

 

 8日,东京时间凌晨130分,从海南岛三亚出发的日海军陆战队向克拉地峡的宋卡、北大年和吉兰丹的哥打峇鲁发动登陆战。

 

  日本大军则从中南半岛侵袭泰国,双方经过小冲突后,泰国被迫让日军通过,并签10年同盟条约。

 

   330分,日军战机成功偷袭夏威夷珍珠港。  

 

 4时,日本对美国发出最后通牒。

 

   530分,日军机轰炸新加坡。

 

 11时,日本发布宣战诏书。

 

     罗斯福总统向日本宣战。

 

     英国跟着向日本宣战。

 

   9日,中国向日本宣战。

 

          10日,中国向德国宣战。

 

英军舰“威尔斯太子号”和“击退号”在关丹海被日军机炸沉。

 

日军占领瓜拉登加楼。

 

13日,汤姆斯总督下令撤退槟城的所有欧洲人妇女儿童,完全不照顾其他民族,引起人民的不满。

 

28日,总督汤玛斯在总督府召开各界代表,包括临时释放的政治犯,共200余人参加的紧急大会。总督阐明华人是新加坡人民的主体,要华人负起领导全民的抗敌工作,包括负责(1)设义务警察,协助维持治安,防备燃烧弹、降落伞等;(2)组织宣传队,到各处宣传;(3)代政府雇临时工人,以应各处需求,工资由政府供给。并指定由陈嘉庚负责领导。这是总督的临危授命,也是临危授权。经过总督3次派人邀约的陈嘉庚临危受命,毅然接受,陈嘉庚成为新加坡战时地方行政首脑之一。

 

30日,陈嘉庚在中华总商会召集各界华人开会,这是各党各派、无党无派华侨的大联合,会议通过成立“新加坡华侨动员总会”,还成立了“华侨抗日义勇军”。

 

总督承诺在危急时,用飞机或轮船送总会的领袖们离境。

 

311020分,沿着吉兰丹和登加楼海岸进军的佗美部队占领关丹,佗美少将阵亡,日军将关丹的大街(Main Street)改名为佗美街以资纪念。

 

194211日,以美苏中英为核心的22国(包括还未独立的印度)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在马来亚战场,衣冠不整的日军靠徒步行军,夹杂着骑脚踏车的“银轮部队”,跟着坦克车前进,势如破竹。

 

11日,雪兰莪首府吉隆坡失守。

 

13日,森美兰首府芙蓉失守。

 

15日,马六甲沦陷。

 

20日,德意日签署《军事协定》。

 

26日,兴楼失守。

 

进入柔佛后,英军仍旧无法抵挡日军的凌厉攻势,随着金马士和巴株巴辖的沦陷,丰盛港、居銮和阿也依淡接着失守。

 

31日午后2时,日军先头部队冲进了新山。仅仅经过55天的战斗,整个马来半岛失守了。

 

随着最后一名英军踏上新加坡岛之后,新马长堤被炸断。

 

汤玛斯总督和白思华将军发表联合声明,宣布马来亚战役结束,新加坡保卫战开始。声称援军定会到来,号召市民保持镇定,支持英军坚守要塞。

 

194221日,退守新加坡孤岛的英军,拥有现代化装备的8万正规军

 

平时不被信任的“华侨抗日义勇军”,是1千名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这时获发1千支19世纪的步枪,每人发4角钱起身费,即开赴前线应战。军部发言人正式宣布:新华义勇军隶属于马来亚英军司令部,待遇和英印军一律平等。

 

尼赫鲁邀请蒋介石宋美龄访问印度,并通过蒋介石向英国施压力寻求独立。遭邱吉尔抗议,蒋介石放弃仲裁。

 

22日,陈嘉庚怀着愤慨的心情,召集全体工作人员谈话,指出英国当局无意坚守要塞,很快就要放弃新加坡,叫大家立即准备撤退,不要当俘虏而被敌利用。

 

8日夜间,集结在新山的日军对新加坡发出总攻击令。

 

9日夜间,日军在长堤附近成功登陆。

 

12日,新华义勇军在战斗中顽强作战,杀敌两百人,但全军壮烈牺牲。

 

13日,是《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的最后出版日。

 

15日,正逢华人农历新年元旦,白思华举白旗到武吉知马福特汽车厂签署投降书。

 

   16日,日军耀武扬威进城。

 

17日,新加坡改名昭南岛;以昭和17年取代公元1942年;时间跟随东京时间,调快1小时30分钟。

 

日军到处,立刻设立“慰安所”。怡和轩俱乐部被占用为“日本将校俱乐部”。全岛多处设立“慰安所”,除从朝鲜虏来的慰安妇之外,也在本地招募女招待,以各种手段诱、骗、甚至强迫妇女充当“慰安妇”。

 

50名广府籍“琵琶仔”(艺伎)被抓到太平当“慰安妇”,其中30人又被遣送到泰国的“慰安所”。

 

22日,“大检证”开始。“华人从12岁到60岁,须自备三日干粮,集中听候良民登记。

 

“大检证“期间,日军驾车巡行大街小巷,随意抓人,挨户搜查,捕杀匿藏者。

 

33日,山下奉文下令封刀。10万人被杀。

 

87日,美海军陆战队在所罗门群岛成功登陆。

 

9月,德军的凌厉攻势在史大林格勒被阻挡;苏联开始转入反攻,

取得欧战主动权。

 

联军在西南太平洋发动反攻。取得珊瑚岛、中途岛、瓜达卡纳尔岛的海战主动权。

 

王莹和谢和赓以国民党海外部视察员、学习员身份赴美留学。两人将《放下你的鞭子》和《义勇军进行曲》译成英文在美国表演。

 

19437月,苏军开始对德军反动强大的夏季攻势。

 

9月,美英联军在意大利南部登陆,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军在中途岛、硫磺岛和冲绳执行“玉碎”的残酷手段,令所有平民先自杀,然后军人继续抵抗到死亡。

 

日军转入全面防御。

 

联军加强对日本海军和日本本土的空袭。

 

由于航运被联军封锁,物资缺乏,粮荒严重,由华侨协会在柔佛兴楼建立农场,命名新昭南新村,将部分人口疏散到农场耕种,以解决粮荒问题。

 

日军鼓励人们吃蜗牛,又以油棕油替代鱼肝油。

 

1945年,日本军政监部即宪兵总部搬到太平。

 

425日-626日,26国在旧金山召开会议,创立了联合国。

 

美英联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和苏联红军从四面围攻德国本土。

 

5月,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

 

56日,136部队成员降落在离关丹54哩的黄重吉农场。

 

日本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

 

86日,美国向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全城被毁于瞬间,当场死伤者占总人口一半以上,其余的人则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日本的军心民心随之崩溃。

 

8日,苏联宣布对日开战。

 

9日,第二颗原子弹投在日本长崎。

 

14日,日本天皇接受无条件投降。

 

15日,日本天皇向军民宣布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1 Comment

Filed under 学术研究

二战亚洲战争(1931-1945)爆发 (下)

史立道

 

         12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諫,在西安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要求“联共抗日”,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被称为“西安事变”。 

 

        22日,南京政府决定由孔祥熙留守南京,派宋子文、宋美龄和蒋介石的顾问德国人端纳联袂赴西安,会同张学良、杨虎城及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等,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合全国各党各派共同抗日。

 

        24日,蒋介石接受劝说,提出三点意见:“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要受蒋指挥”。“西安事变”结束。

 

    英皇乔治五世(19101936)驾崩。爱德华八世(1936)继位,他坚持要娶曾经离过婚的美国妇女,违反英国国教的教规,双方僵持不下,结果他宣布退位,被称为“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国王”。他的弟弟乔治六世(19361952)继承王位。

 

         193777日夜,日本军队在北平郊外挑起了“芦沟桥事件”,为了一举占领华北,派了大军进入中国。

 

    日本在皇宫成立大本营,成为陆海军最高司令官昭和天皇大元帅的总司令部。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部队,她们的陆海军都分别拥有各自的航空部队。

 

         725日,流亡日本的郭沫若在神户登上加拿大邮轮“日本皇后号”逃离日本。

 

         813日,日本海军侵攻上海后,日方将“支那事变”的名称改为“圣战”,即神圣的战斗。

 

  14日,日本海军航空队轰炸上海、杭州。国民政府宣布“抗日自卫”。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登报通告:订十五日开侨民大会,推动捐款救济祖国伤兵难民。英政府华民政务司佐顿邀约陈嘉庚,传达总督指示:大会须由陈嘉庚负责,并附带四项条件:(1)不得表明筹款助军火,是中立国应守的规例;(2)不得提议抵制日货;(3)捐款须统筹统汇,不得别设机关;(4)款汇交国内何处,由总督指定。

 

        15日,在侨民大会上,各帮华侨组成统一组织:“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负责筹款工作。

 

  国民政府下达“全国总动员令”。蒋介石任陆海空三军总司令。日军开始实施“无差别轰炸”中国首都南京。“无差别轰炸”就是不分军事目标或市区民宅都一律轰炸。

 

    中共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

 

        923日,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成立。

 

        25日,平型关大捷。

 

    音乐家夏之秋(19121993)谱曲,光未然作词的《最后胜利是我们的》完稿。

 

    日本政府根据“举国一致”和“尽忠报国”的口号精神举行“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将国民动员到战争的体制。为了让国民互相监督和协助战争,将他们组织起来建立“邻组”,置于警察和地方政府的管理之下,“邻组”由10户家庭组成。士兵出征时召开送别会,进行“国防捐献”、金属回收,以及义务劳动,防空演习,和生活必需品的分配等都由邻组负责,国民不配合就无法生存。

 

        11月,意大利宣布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正式形成。

 

        12日,经过3个月激战后,在谢晋元团长率领部众800人占据四行仓库的掩护下,守军撤出上海。

 

    由夏之秋谱曲,桂涛声作词,以歌颂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事迹的《歌八百壮士》完成。

 

    上海沦陷后,日陆海军协同向南京推进,途中普遍地进行杀、烧、淫、掠。占领南京后,对城内城外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日军将捕获的中国军民驱赶到长江边和南京郊外集体屠杀。强制欧洲人(主要是德国人)设立的难民收容所解散,军人在城内任意姦杀。日本政府和军方对日本国民进行新闻封锁,但“南京大屠杀”的暴行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

 

    音乐家贺绿汀(19031999)完成电影《保家乡》插曲《保家乡》,及《游击队之歌》。

 

         193848日,由李宗仁指挥的徐州大会战,取得“台儿庄大捷”,消息传来,华文报特出版“号外”版。报贩们在街头大声喊“号外”!“号外”!在抗战期间,每逢战场上传来胜利的消息,就会出现这样的景观。

 

        5月开始,日军战机开始对重庆展开“无差别轰炸”。

 

  7月,日军正在部署进攻武汉计划,担心苏联军队会干预,特在东北中苏边境的张鼓峰发动攻势,双方展开大规模的激战,日军遭到彻底、损失惨重的失败。日方称为“张鼓峰事件”。

 

        8月,由于荷印巴城(即印尼雅加达)庄西言和菲律宾李清泉先后邀请陈嘉庚在新加坡组织筹赈总机关被拒绝,他们转向重庆提出建议,获政府批准后,由行政院长孔祥熙来电驻新总领事馆,指示陈嘉庚在新加坡组织筹赈总机关,领导南洋各属华侨筹款。

 

        929日,英国的张伯伦、法国的达拉第、德国的希特勒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签署了《慕尼黑协定》。

 

        1010日,陈嘉庚接受国民政府的委托,发函及登报邀请南洋各属代表来新加坡集会,到会代表180余人,假南洋华侨中学校礼堂举行,大会一致通过定名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办事处设在新加坡,主席陈嘉庚,副主席庄西言和李清泉,各埠会承诺常月义捐国币400余万元,(当时币值为叻币30比国币100)。

 

        11月,武汉和广州相继沦陷,天皇再次戎装白马在群众前亮相。

 

    国际形势对中国抗战不利,英殖民地政府对华侨的救亡筹赈运动采取敌视态度。

 

    汪精卫通过路透社发表和平谈话,陈嘉庚以南侨总会主席名义,发电询问,双方通过电讯辩论。陈嘉庚向国民参政会提呈提案,参政会以大多数票通过该提案:《敌未退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

 

    武汉大会战是日本的战争制高点,是日军地面进攻能力的极限,之后转入了战略防御状态。

 

  受到19世纪西欧列强侵略中国,和甲午战争及日俄战争的影响,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天皇和他的将军们的心目中,中国是不堪一击的,因此,他们梦想一旦进军中国,三个月就可以灭亡中国。不幸事实证明:血战三个月才占领上海,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尽管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全国的精华荟萃全部落入日军手中。中央政府迁到山城重庆,另外一个中心在西北延安,都属于边远地区。日方所希望的“投降”和“谈和”都落空。战争进入长期和胶着状态,军国主义的日本泥足深陷。

 

    日军无法维持对广大农村的有效控制,前线被迫扩大,补给和交通线也都延伸到极限。在中国的日军,无论是军事上或政治上,都产生了无望的挫折感。

 

    日军在中国要应付两个战场:即在前线作战的“正面战场”,和在占领区的“敌后战场”

 

        122日,日本昭和天皇签署在占领区(即沦陷区或解放区)实施“无人区作战政策”,即“三光政策”

 

  美国国会通过《文森海军扩军法》,建立等同德、意、日三国海军力量总和的“西洋舰队”。

 

  19日,汪精卫乘专机逃离昆明。

 

        22日,首相近卫在日本陷入一场看不到胜利前景的僵持战中,既不能自拔,唯有继续进行战争时,发表了“近卫三原则”,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饵,期望在蒋介石和汪精卫之间造成派系分裂。

 

         29日,汪精卫发“艳电”附和近卫的声明。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学术研究

二战亚洲战争(1931-1945)爆发(上)

 

 

 史立道 

 

 

        1931918日,拥有现役军人31万人的日军,偷袭并占领了中国东北的沈阳,日方称为“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要抵抗,率领大军退入山海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战争爆发了。

 

  裕仁天皇为了显耀胜利,特地穿上军装骑白马在群众前亮相。

 

    等于日本国土三倍半的1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白山黑水,深林煤矿,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和3千万人民,在五个月内沦亡。

 

    东北的一部分守军和警察,加上农民和知识分子,在各地组成了各式各样的义勇军,举起土枪洋枪和大刀长矛,在沦陷区展开游击战。

 

    陈嘉庚召开侨民大会,议决通电国联及美国总统,吁请履行条约维持世界和平;并发起“抵制日本货运动”。

 

    随着东北的沦陷,众多难民扶老携幼逃入关内,流落街头,忍饥捱饿,苦不堪言。剧作家陈鲤庭触景生情,以田汉根据歌德的《威廉迈斯特》中描写吉普赛女郎眉娘被迫卖艺的情节而编成的独幕剧《眉娘》,将它中国化后写成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再经崔巍改编后演出,到处轰动,被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精神原子弹”。

 

  193214日,英宣布印度国大党为非法。甘地入狱。

 

        28日,日本海军偷袭上海,被称为“一二八事变”,遭蔡廷楷指挥的十九路军奋勇抵抗。尽管日军的装备先进,战场上有坦克车,海上有战舰,空中有战机助战,但守军抱着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心理,斗志昂扬,以大刀和手榴弹展开近身肉搏战,双方死伤惨重,日军援军到达后,守军才被迫撤退。

 

        29日,商务印书馆和藏书超过30万册,是中国最大私人图书馆的东方图书馆被炸毁。

 

        30日,南京政府迁都洛阳。

 

    陈嘉庚发动华侨捐款并致电声援。

 

    当时昭和天皇和他的陆海军首长都一致认为:“中国的军队和人民都是无知的,是饥饿农民的乌合之众,缺乏民族与国家意识,只要一个猛击就可以轻易征服。”

 

    日本军国主义者在战场上的信条是:“野蛮残忍是规则” ;“天皇的士兵是永远不会允许自己成为俘虏的”。因此,被俘而遭遣返的军人,在军中被同袍嘲弄和诬蔑,被迫自杀,军方于是对他们大加表扬,将他们的骨灰送回靖国神社,当作军神供奉。另一方面,又通过鼓动和威迫,在战场上出现了“人肉炸弹”,军方将他们预留下的头发和指甲,装进骨灰瓮,送回靖国神社供奉。

 

        31日,日本扶立“满洲国”。

 

    日本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到达上海后,决定仿照海军的做法推广设立慰安所,先从日本招募“慰安妇团”为官兵提供性服务,这是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开端。随着战争的发展,日军大规模地迅速建立军队性奴隶体制,“慰安所”制度随着战事的进展而设立,用征、抓、骗当地妇女充当“慰安妇”。

 

        429日,上海日租界举行“祝捷”大会,庆祝日本天皇寿辰,日本侵华军总司令白川大将在会上演讲时,遭朝鲜革命志士安置的计时炸弹炸死,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被炸断一条腿。

 

        55日,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十九路军被迫撤离上海。

 

        16日,日首相犬养毅在东京被暗杀。

 

        30日,中央政府迁回南京。

 

    茅盾的《林家铺子》,就是以“一二八”事变为背景写成的。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93313日,日军占领被称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打开了入侵华北的大门。

 

  15日,美国通告世界不承认“伪满洲国”。

 

        3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在德国议会中获得230个议席的第一大党纳粹党党魁希特勒为政府总理。

 

       224日,由英、美、法、德、意五国组成的李顿代表团,到东北实地调查后,向国联呈上建议:“不承认‘满洲国’,并命令日本从中国东北撤兵。”国联开会表决,以42票对1票(日本所投)通过。

 

        39日,驻守长城喜峰口的汤玉麟未战先逃,宋哲元奉命率领二十九军接防,为了补救武器装备的落后,特地组织大刀队,采取以手榴弹和大刀的短兵武器,争取夜战和展开近距离肉搏战,令侵入日军死伤惨重,是“九一八”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

 

  27日,日本退出国联。

 

  531日,中日签订《塘沽停战协定》,以长城为中国和“伪满洲国”的国界。“九一八”事变不到两年,中国的国界竟从鸭绿江后退到万里长城。美国和国联都不承认“伪满洲国”,中国政府却以正式协定接受它,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懑,要求抗战的情绪高涨。

 

       61日之后,日本改变策略,以“渐进蚕食”取代“武力鲸吞” ,展开“华北分离工作”,被称为“华北特殊化”。

 

        7月,音乐家麦新(19171947)根据喜峰口宋哲元的大刀队杀敌的战绩,谱成《大刀进行曲》。

 

        10月,蒋介石发动对付中共的第五次围剿战争。

 

        1934220日,蒋介石和汪精卫领导的国民政府标榜“安内攘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与日本妥协政策。禁止刊登排日和抵制日货言论。

 

  313日,英国宣布永远不承认“满洲国”。

 

       10月,中国共产党开始“长征”。

 

       11月,电影《桃李刧》的插曲《毕业歌》,由聂耳谱曲田汉作词。另一部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也由他们合作完成。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案”,不输出石油、钢铁、棉花和铜给交战国。因此,为了获得美国物资的供应,日本的对华侵略战争一概以“事变”来叙述,到偷袭珍珠港后才正式宣战。

 

  54日,《新生周刊》刊登《闲话天皇》一文,内容是不含贬义地谈论日本天皇的话题,日方提出抗议,结果发行人兼主编杜重远被判处徒刑12个月。

 

  6月,中日签订《何梅协定》,中国答应从北平天津地区撤出部队。蒋介石慨叹:“冀于(学忠)既去,察宋(哲元)又撤,党部取消,军队南移,华北实已等于灭亡”。

 

  103日,意大利侵攻阿比西尼亚。

 

  11月,日本利用汉奸殷汝耕组织的“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成立。

 

  129日,北平学生发动了“反对华北特殊化”和“要求抗日”游行,掀起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潮。

 

  19362月,西班牙人民阵线上台执政。

 

  37日,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和约》。

 

        5月,张寒晖(1902――1946)以北方女人失去家人在坟头哭诉声为音乐素材,描绘撤回关内的东北军人失去家乡的流亡悲怆,和不能打回老家去的愤恨之情,而创作了《松花江上》。

 

    作曲家刘学庵将自己谱写的《离家》、《上前线》,加上《松花江上》,题为“流亡三部曲”。

 

  意大利攻占阿比西尼亚,并正式并入意大利版图。

 

  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全国20多个大城市,50多个团体的代表出席成立大会。大会通过宣言:呼吁停止一切内战,释放政治犯,建立统一的抗敌政权。大会选举了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沈钧儒、邹韬奋等40多人为执行委员。这是一个頗有代表性的民间组织。

 

  6月,日本的《帝国国防方针》确立了“亚洲太平洋战争计划”:以陆军为中心展开对苏联(包括中国)作战的军备扩张;以海军为中心进行对美英作战的军备扩张。

 

  7月,西班牙军人法郎哥叛变。

 

        1019日,鲁迅逝世。

 

  11月,德日签订《日德防共协定》,纳粹党的反犹太思想输入日本。

 

        22日,救国会的沈钧儒、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章乃器和邹韬奋等七人被捕,他们被称为“救国会七君子”。逮捕行动震惊了全国。

 

       122日,在傅作义指挥的“绥远战役”中,获得“百灵庙大捷”,是一次完全的胜利。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学术研究

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民间宗乡组织与社团 (下)

吴庆辉

 

 

随着本地人民国家意识的萌芽与独立自主运动呼声高涨,本地华人联合各族同胞共同建立属于自己的新加坡共和国,在建国初期,本地华人在身份认同与效忠问题上经历了从落叶归根的移民心态转化为落地生根的公民意识。会馆与社团继续在社区慈善公益福利与文化教育扶植方面出心出钱又出力,配合补助政府。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政府机构终于取代了宗乡组织和社团的抉弱济贫,福利,教育,凝聚族群等社会功能。

 

在城市重建使居者有其屋计划下,新镇与组屋区如雨后春笋地在市区以外全岛建立,组屋生活分散了宗乡会员的凝集力,本来以帮为主的社区结构解体,华人传统式大家庭也随都市社会发展而小家庭化,生活上依赖地缘性、血缘性组织的互助作用日渐诮失。

 

1960-70年代政府为加强社区凝聚力与种族和谐而设的人民协会,在组屋区新镇内办民众联络所(今天改称民众俱乐部)及居民委员会等,有官方规划赞助,即有适中地点、宽大埸地及现代化设施,并主办适合多元种族文化的文娱活动。对比之下,传统会馆在形象上失去了吸引力,会馆社址仍多在旧城区两三层高战前旧店屋里,内部摆设布局都是进门屏风挡路,入大厅长桌居中,两排靠墙椅子,中堂置祖先神位,墙上则挂满“古色古香”年轻人读不懂的对联匾额,还有先贤黑白大头照片。这气氛很不适合今日会馆所要扮演有活力的文化传承的时代使命。

 

建国后出生的年轻一代大部份是接受以英文为媒介语的教育,在这商业都市里接受全球化与资讯革命洗礼,在现代社会以个人功利主义为价值取向,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及宗乡群体观念逐渐淡薄。会馆面临会员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还有领导层与年轻一代存在矛盾,管理上不能满足民主、公开和透明的现代社会要求。

 

经过70年代惨淡经营后,各会馆做了的自我调适,发挥了自强不息的神。会馆整合与调适包括了因市区重建而把早年购置的会所、学校或义山等产业变卖或重新发展投资在商住产业上,所得收入可另置有现代化的新会所,仍然积极赞助学校教育及文化话动。许多中小会馆及同乡会则选择解散,以联盟或合并的形式增强生命力,继续生存。同时积极地吸纳年轻专业人士、扩大活动范围,鼓励不同籍贯人士参加注入新血与生气 1986年,全国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成立是个新里程碑,打破了宗亲方言地方界限,克服各自为政的帮派现念,汇集各群力量,共同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挑起新时代的使命。(注:业缘性的商业组织早在20世纪初就组织了中华总商会)

 

1990年代宗乡总会也积极与新加坡各界联办大型活动,如“春到河畔”庆祝春节,华族传统节,出版系列文化学术书作,中华文化知识达标考试等等,使华社的民间文化活动又热闹起来。大小各会馆社固在年关近时关心老弱贫病派发渡岁金,颁发奖优助贫的奖学与助学金、修族谱,收集文史资料,主办专题文化学术讲座,办读书会、文学欣尝、美术班、语言、文史、戏曲、中乐、歌唱、舞蹈,计算机、教育补习课程等等活动,目的主要都在宏扬与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会馆成为中华文化一座坚强堡垒。

 

近年各主要会馆先后主办世界宗乡亲联谊大会,各大小会馆则组织恳亲团到祖籍地拜祖先 以及捐款帮助家乡建设等活动,这是华人重亲情讲友谊爱和平的体现。以文化搭桥,经济唱戏,在区域网络的建构上扮演桥梁的角色;民间组织和社团能在向居住地效忠的同时也不忘血缘地缘的文化认同,找到了将来继续和平发展共同分享繁荣的道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富有包容性,文化大一统的精神即有顽强生命力 又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本地的民间组织与社团会馆 就是在这自强不息的精神下,顺应世界全球化的变化及国家社会本土化的发展需要,不断自我更新。它们是新加坡中华文化传承的平台,也是跟祖先宗乡,各地同源文化交流的脐带。过去它为我们提供生存的营养,现在一样辐射着迷人光芒,将来也会继续发光发亮。

 

(完)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