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DEKA 与国家身份认同

(一) 国家身份认同的定义:

国家认同又可称为“国家身份”认同(英语:National Identity)是个人对于国家或民族的归属感或认同感。身份认同(英语:self-identity),又称为自我认同,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于自我特性的表现,以及与某一群体之间所共有观念(国籍或者文化)的表现,身份认同会因历史、文化和政治而改变。(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二) 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国家身份认同在五六十年代,对争取自治独立的新加坡所面对的迫切性和社会意义:

概括地说,要给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下一个定义,我们似乎不能单单考虑族群和语言两个标准,换句话说,给新加坡人的国家身份特质定位时,应考虑到历史因素以及时代意义。唯有这样,“Singaporeanness”的含义才更圆满和周全。

(三) 历史背景:

山雨欲来风满楼,大事件即将发生必定酝量紧张的形势,当事者必定要当机立断,做出自己的选择。回望历史:1950 年代和 1960 年是新加坡政治和社会动荡的变革时期。从1959年的自治到1963年与马来亚合并,再到1965年的独立,在那个时代成长的新加坡人都经历过寻求身份认同的过程。“我是中国人?”、“我是马来西亚人?“、还是“我是英属殖民地公民“?
新加坡人在寻求一种可以称之为自己的身份的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外敌入侵,社会混乱,百姓无身份可言:翻看历史,1942-1945年,新加坡沦陷。1942年2月15日,日军占领新加坡,新加坡易名昭南岛。人人都过着惊惶不安,朝不保夕的生活,被逼向天皇效忠,学日本文,悬挂日本国旗,向日本旗敬礼。来源:https://www.shicheng.news/v/Alm0o

  1. 外敌入侵,社会混乱,百姓无身份可言:翻看历史,1942-1945年,新加坡沦陷。1942年2月15日,日军占领新加坡,新加坡易名昭南岛。人人都过着惊惶不安,朝不保夕的生活,被逼向天皇效忠,学日本文,悬挂日本国旗,向日本旗敬礼。来源:https://www.shicheng.news/v/Alm0o

2. 1945年9月12日,日军总司令在新加坡正式投降,结束三年零六个月的日治时期。当时的日军非常痛恨本地华人支持中国政府反抗日军的侵略,“大检证”期间屠杀好几万华人,强制华人组织“华侨协会”缴纳“奉纳金”表示赎罪。这说明在日本人的思维:当时新加坡华人大多数是中国移民,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新加坡是第二个中国。

3. 英军卷土重来,燃起民众生存的斗志,人民的政治意识开始觉醒,开始为寻求国家身份认同找出路:尤其是经过日军统治时期的“洗礼”,英军为期八个月的军事统治日子也是新加坡人不能遗忘的一页。英政府宣布日军的“香蕉票”作废,引起市场一片混乱,转换至海峽货币的交易也造成民众的恐慌心理。二战后,环球性的粮食短缺对民生带来危机,英政府的粮食配给制度也不能满足民众需求,加上物价高涨等,导致民众初期的乐观情绪转向沮丧和失望,最后导向愤怒。新的社会运动和团体湧现:如民主青年同盟、三民主义青年团、新加坡妇女总会等。这一股新力量无形中形成对英国军政府的威胁。

4. 民众为了捍卫自身的权利,1946年1月28日爆发了总罢工事件,结果在2月15日造成警方与示威者的公开冲突,导致多名领袖被逮捕,新加坡社会更加混乱。在英国政府方面,战争期间,英属亚非拉殖民地纷纷起来争取独立,透过历史改写来建立国家认同,把“我是谁”的诠释权从殖民者手中夺回。

5. 为寻求国家身份认同,踏出的第一步:以马绍尔为首席部长的政府强调新加坡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能达到完全自治的目标。1954年林德宪制报告书公布,并在1955年的大选宣告实施,换句话说是结束了英政府对新加坡人民多年来的自治。

(四) Merdeka 与独立谈判。Merdeka在马来语中是独立的意思。

往后这个口号是如何成为殖民后期新加坡重要的集会号召?如何成为人们认同的一个共同口号?

缘由:Merdeka 作为一个统一的集会号召是和Yusof Ishak(尤索夫·伊萨克) 和 Utusan Melayu 《马来前锋报》在 1950 年代的角色有关。(备注1)

根据一种说法,正是马来前锋报将“Merdeka!”作为中立的独立口号推广开来。在一次电视采访中,马来前锋报的前记者沃克(后来于 1963年10月至1977年6 月在李光耀政府担任社会事务部长)将“ Merdeka!”的广泛采用归因于《前锋报》的集结号召。 《马来前锋报》的编辑 Yusof Ishak 决定使用这个口号来代替公共口号,因为它可以在不同种族之间共享,共同希望将新加坡从 1950 年代英国的持续殖民统治中解脱出来。

第一轮独立会谈:1956年4月,马绍尔率领13人代表团,其中包括6名“反对派”代表(新加坡的其他政党),前往伦敦与殖民地国务大臣交谈,争取“完全内部自治”的条款,特别是新加坡走向独立的宪法改革。

第二轮独立会谈:1957年,林有福率领第二个新加坡代表团前往伦敦进行第二轮独立谈判。就像马绍尔在 1956 年率领的代表团一样,这也是一个全党代表团——这意味着它也包括新加坡的反对党。这次达成了双方都同意的协议。然而,该协议仍未授予新加坡完全的内部自治权。  

第三轮独立会谈:1958年4月,林有福再次率领全党代表团前往伦敦。这一次,独立会成功达至协议,赋予新加坡内部自治权。这是马绍尔当年的理想。重要协议于1958年5月28日签署。

经过一连串的斗争,终于在1959年,新加坡争取到自治权,由新成立的民主自治政府负担起社会问题和责任。但是外交、国防和内部治安委员会的权力仍保留在英国人手上,新加坡仍是一个“半殖民地”。

(五) 默迪卡与国家身份认同

李光耀经常在公开演讲中使用默迪卡。除了上面显示的1957 年宣言(劳工阵线政府发起的独立谈判)之外,还有其他三个重要的例子:

首先,在1959年,李光耀多次带领群众聚集在政府大厦草场高呼“Merdeka!”庆祝新加坡实现自治。在那年的选举中,人民行动党取得压倒性胜利。人民行动党秘书长李光耀宣誓就任总理。李光耀说:“在一个民族的故事中,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出现一个伟大的变革时刻。今晚就是我们生命中的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开启了新加坡历史的新篇章。”

第三次,在1963年,李光耀高呼“Merdeka!”支持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通过与马来亚联邦和婆罗洲领土合并成立马来西亚,从此摆脱英国殖民的管辖。https://youtu.be/74Wv7Z9tE4Y

(六)50/60年代工运活跃分子为反殖民主义申张正义。

在争取国家身份认同的斗争道路上,新马曾实施过紧急法令。新加坡也发生过不少学生和职工运动,示威抗议英政府强制囯民服役、马来亚纺织厂罢工、巴士工联大规模罢工,罢工事件风起云涌为反殖民争取独立运动。

林清祥和多名工运活跃分子在50年代初为反殖民主义申张正义。在林清如主编的《林清祥的政治愿景》的记述:“ 驱使林清祥行动的是:伟大、真诚又稍带天真的意愿,意图建立一个不受英帝国主义所控制的统一、民主和多元民族的马来亚。”(当时林淸祥才22岁,新马还未分家。)1963年2月,英国殖民当局和新马两地的政府联合发起名为“冷藏行动”的大逮捕,把林清祥和100多名社会主义阵线的主要领导人和骨干投入监狱。

(七) 要成为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塑造国家身份认同:

1959年11月12日政府提出了邦徽、邦旗和邦歌,也就是独立后成为国徽、国旗和国歌:新加坡人的身份认证进一步被肯定下来。同年12月3日国家元首的诞生,意味着结束了140年英国统治的历史。

(八) 进一步为争取“我是新加坡人”而努力:

通过新马合并,为新加坡争取独立。1963年新马合并,对新加坡来说也只是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考量,通过合并可以使新加坡脱离英殖民主义的统治。

(九)新马分家:

然而这个共同市场始终未能建立,由于新马治国理念的差异,终于在1965年8月9日,新加坡正式从马来西亚脱离出来,从此走上各自独立的发展道路,新加坡共和国诞生了。

总结:国家身份认同的塑造是长远的进程。五六十年代,一波又一波的争取独立运动,说明了国人追求独立自主的理念,寻求国家身份认同的迫切性,更凸显当时的社会意义。独立后,学校每天举行升旗礼,唱国歌和念信约,更加强了国人的国家信念。我是“新加坡人”的红色身份证终于得到全世界的认同。我们建立自己的国防,充分行使外交权力以及执行内部安全法令。

备注1:(网络资料https://singapurastories.com/

在讨论“独立”口号的兴起作为有效的集会号召时,必须提到尤索夫·伊萨克 (Yusof Ishak) 和他经营的报纸《马来前锋报》的关系。Yusof Ishak 是《马来前锋报》的创始人和编辑,该报是经过艰苦奋斗才成立的,由马来人经营,为马来人服务。

背景:在马来前锋报之前,马来报纸由阿拉伯和印度血统的穆斯林控制。在新加坡,Jawi Peranakkan(1876-95年)是第一份被马来人接受并视为他们的报纸的马来语报纸。这是因为它为马来人社区服务,尽管它不是马来人所有,而是南印度血统的穆斯林所有。

1.Utusan Melayu(马来前锋报)是一份以爪夷文印刷的马来日报,于1939年5月29日由Utusan Melayu Press Limited (UMPL) 在新加坡首次出版。由马来人编写和管理。

2.马来前锋报的诞生是政治组织 Kesatuan Melayu Singapura(新加坡马来人联盟)的关键时刻,因为它标志着马来人作为 bangsa(“民族”或“种族”)的复兴和进步。 Utusan Melayu 的成立不是为了与其他报纸竞争,而是为马来人的 bangsa、agama(“宗教”)和 watan(“国家”或“出生地”)服务。

马来前锋报在 1950 年代非常有影响力,因为其干练的记者团队非常密切地关注新加坡和马来亚充满活力的政治发展。以爪夷文字撰写的马来文报纸,在舆论上具有强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仅为新加坡乃至马来亚的马来人口树立了潮流。它的信息也跨越了语言障碍,因为当时马来语是一种共享的通用语,所有人都能理解。

3. Yusof bin Ishak(生于1910年8月12日)于 1959 年 5 月 30 日,人民行动党 (PAP)在立法议会大选中获胜后组建政府六个月后尤索夫成为新加坡的国家元首。于 1965 年 8月9日新加坡独立后成为第一任总统,他取代了第一任国家元首和新加坡最后一任总督威廉古德.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Uncategorized

沦陷前的撤离

文图  ·  林佳颖

图-1 乘搭军舰撤离的情景 (作者摄)

撤离的关键时刻

日军登陆新加坡的第二天1942 年 2 月 10 日),英国皇家空军撤离最后几架飞机后,日本空军从此掌控了天空。  负责新加坡海军设施的高级海军军官,欧内斯特·斯普纳少将 (Rear Admiral Ernest Spooner) 下令英国皇家海军舰艇必须在 1942 年 2 月 13 日之前启航。所有船只奉命从新加坡的岌巴海港撤离,前往最近的英盟军控制港口 – 巴达维亚(今雅加达)。这是为了防止剩余的英属军舰落入日军的掌控。10 日这一天,已有3,000 名空军人员奉命从新加坡撤离。欧内斯特·斯普纳少将也下令所有海军人员在11 日晚上撤离。有13 艘满载军人的船只当晚离开了新加坡。

在新加坡沦陷的两天前 (1942 年 2 月 13日),一项关键人员撤离到巴达维亚的计划已经实施。然而日军的飞机不断得袭击海军基地,击中炸沉多艘英属军舰,造成大量人民伤亡。大多数的英属军舰只能在短时间内,一起从新加坡的岌巴海港 (Keppel Harbour) 撤离。但因为缺乏了英军在空中的护卫之下,导致多数英属军舰航海时,只能自生自灭。此外,在英军战败后的情况下,也没有办法定下长期计划让人民可以安全得从新加坡撤离。

撤离军舰与人民的不同命运

从新加坡的岌巴海港撤离出发的多艘英属撤离军舰中,由 ’HMS’ 的组成英文缩写,意味着陛下的船 (His or Her Majesty’s Ship), 代表为英国皇家海军服务。本文锁定了3艘英属军舰,来了解撤离人民的过程。撤离军舰分别是草蜢号 (HMS Grasshopper), 月亮号 (HMS Bulan) 和 HMS ML 310。这些军舰都有一些共同点,例如相同撤离时间点定在新加坡沦陷之前 (1942年2月15日)的重要时刻,从同一地点岌巴海港出发,前往共同目的地巴达维亚。然而,这3艘英属军舰航行时,也因被日本空军的轰炸而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不知哪一艘船被炸损,沉入大海,或是否搁浅,还是安全得抵达目的地呢?因此,它们的最后航海任务也成为了关键,直接影响整艘军舰与人民的不同命远。

图-2 草蜢号 (HMS Grasshopper) (取自互联网)

草蜢号(HMS Grasshopper

这艘585 吨以昆虫命名的’蜻蜓级别’内河炮艇 (Dragonfly Class River Gunboat),草蜢号 (HMS Grasshopper) 在1942 年 2 月 14 日,是最后艘船之一离开了新加坡岌巴海港。在姐妹船,蜻蜓号 (HMS Dragonfly) 的陪同下,草蜢号承载着共大约 140 名乘客,其中73 名是海军船员,前往巴达维亚。同日被日军空袭后, 它遭到轰炸并搁浅在Pulau Sempeng的无人岛屿。该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在 Pulau Kura 的西北部和 Pulau Paya 的南部。

乘客中约有 21 名男性死于轰炸,其余人在水中挣扎, 估计至少有 100 人设法聚集在岛上。在这群人中包括男性、妇女和儿童。还有2位孕妇过后在岛屿分娩。尽管其余的人从炸弹袭击中幸存下来,但无人居住的荒岛意味着无法获得必需品,例如干净的水源和粮食。丛林里的树上挂满了缠结的藤本植物和荆棘,增加了搜索资源的困难度。由于无法及时找资源,人们试图用刺刀和空罐头在地下挖掘,设法寻找水源。他们也面临着患疟疾的风险。最终,那些没能幸存下来的人,后来被埋在这岛上的坟墓里。剩余的幸存者过后向日军投降,沦为战俘, 并被关押在苏门答腊棉兰的战俘营 (Medan Prisoner of War Camp)。

图-3 朱迪 (Judy the English Pointer) (取自互联网)

而在战乱中,动物也为海军船员服务,帮助侦察危险,寻获以及拯救生命。一只名朱迪 (Judy) 的纯种棕与白色母狗也在草蜢号搁浅后幸存下来,后来成为了二战时唯一注册为”81A Gloegoer Medan”的动物战俘。战后,朱迪获得动物的最高荣誉的奖章 (PDSA Dickin Medal also known as The Animal VC),来表扬服役的动物所表现出的勇敢和奉献精神。

图-4 月亮号 (HMS Bulan) 的航海计时表 (作者摄)

月亮号(HMSBulan)

一艘1,048 吨普通货船用马来语名为月亮号,原本是往返于新加坡和槟城之间,运送橡胶和当地货物。1939 年 9 月,被纳入皇家海军,最初在马来亚辅助舰队执行巡逻任务,然后将必要的炼油设备从砂拉越运往新加坡,并于 1941 年 12 月参与在新加坡的战争袭击。

月亮号载着人民(总人数不详), 于 1942 年 2 月 11 日撤离了岌巴海港。途中,它停下来接载一艘沉没的荷兰油轮的船员。尽管在班卡海峡 (Banka Strait) 遭受轰炸而受损,它于1942 年 2 月 15 日成功得抵达巴达维亚 (今雅加达)。同日,它和三艘较小的船只一起离开巴达维亚。带着 300 人和一架损坏的飞机,启程前往科伦坡 (斯里兰卡的城市)。最终,月亮号安全得抵达英格兰。图中的航海计时表曾发给了孟买海军基地作为军舰的用途, 直到 1940 年代末交回英格兰。然后在1944 年进行维修,转移到水文局  (Hydrographic Office)。也曾进行拍卖,现属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收藏。

图-5 HMS ML 310 (取自互联网)

HMS ML310

1942 年 2 月 13 日,欧内斯特·斯普纳少将 (Rear Admiral Ernest Spooner), 空军副元帅康威·普尔福德 (Air Vice Marshal Conway Pulford) 和其他 40 名乘客, 登搭名为 HMS ML 310 的85吨小型英属机动发射船只 (Fairmile B Class Motor Launch Vessel)。然而,它后来遭受日军驱逐舰的袭击, 并在1942 年 2 月15日下午搁浅在一个名为 Pulau Tjebia 的无人岛屿。该岛位于印度尼西亚邦加岛北部。因为无法适当地获得水源和食物,导致滞留在岛上两个月的人民,之后得了传染病或饥饿至死。另有 22 人在重建一艘船只后逃离,但被抓获并作为战俘返回新加坡。

后续发展

其他大部分的艘军舰早已被日军在海上轰炸击沉或损毁搁浅。而人民可能被其他船只捡起,但仍然有些人在救生艇上漂浮,或搁浅在荒岛上。他们大多数面临死亡或沦为战俘的命运。不知其他人成为战俘的去向呢?例如像草蜢号的幸存者被关押在苏门答腊棉兰的战俘营。这是位于棉兰和普洛贝拉扬之间的工业区的苏门答腊棉兰的战俘营,用作战俘和拘留营, 关押妇女和儿童的战俘。

此外,例如像ML 310的幸存者被抓获并作为战俘返回新加坡。战俘待在新加坡樟宜战俘营后,最有可能的命运将被送往在海外的各个战俘营。通过 ‘地狱船’ (hell ships) 转移前往不同的地点包括缅甸,婆罗洲,泰国和日本。顾名思义,这些破旧船只的状况令人震惊, 人满为患、炎热且不通风,几乎没有食物、水或卫生设施。在不知道这些船只载有战俘的情况下,船只甚至被英联军的潜艇击沉,导致成千上万的战俘淹死在海中。大约有60,000 名英联军战俘被强迫为日军建造一条连接泰国和缅甸的‘死亡铁路‘。

人与军舰的长眠之地

战争结束之后,英国报章在1945 年 12 月 4 日发表,皇家海军搜索队在太平洋岛屿上发现了多个坟墓。其中包括由海军少将欧内斯特·约翰·斯普纳领导的 19 名成员在 Pulau Tjebia 上发现的坟墓。他于1942 年 4 月 15 日死于疟疾和疲惫,终年 55 岁。而空军副元帅康威·普尔福德死于 1942 年 3 月 10 日,终年 50 岁。两人 (分别在第27排, B行, 墓碑4及Coll. Grave 31, D行, 墓碑 1-17) 与其余4,572 的阵亡将士们,现安葬在克兰芝战争墓园 (Kranji War Cemetery)。他们的牺牲是“为一切自由人而死” (They Died for All Free Men)。

图-6 草蜢号的船徽 (作者摄)

图-7 船尾甲板的牌匾 (作者摄)

此外,搜索队在岛上还发现了一个装有 6 人遗骸的箱子坟墓和搁浅的草蜢号。搜索队于1945 年从草蜢号的罗箱 (binnacle) 底下取回了船徽。印着草蜢英文字母的黄铜板,属于草蜢号船尾甲板的牌匾。1942年时被日军取回,曾挂在海军上将的新加坡办公室。这两件文物现属于伦敦格林威治国家海事博物馆的收藏。

月亮号在战后还继续使用。十年后的1952年6月1日,以 43,500 英镑的价格卖给香港和发新有限公司,并改名苏农 (Sunon)。 在1961 年 7 月 15 日的最后的航程,从金边航行到香港时,搁浅后在海上被废弃。HMS ML 310搁浅在一个名为 Pulau Tjebia 的无人岛屿后,早已被遗忘。

图-8 亚洲皇后号的头等舱休息室 (取自互联网)     

图-9 从海底打捞的亚洲皇后号文物 (作者摄)

然而,仍有许多的军舰沉没并最终长眠在海底。随着时间的流逝,追踪船的位置或试图从海里打捞上岸,依然是一项困难的任务。成功取回船只并将文物陈列在博物馆的案例之一,例如由豪华客轮改装成战舰的亚洲皇后号 (RMS Empress of Asia) 就早在 1998 年 7 月份从海底打捞出一系列的文物。当中包括一个 4 吨重的船锚、一把生锈的机枪、瓷器和一个烛台架。数年后在2015 年进行了调查,以重新确认苏丹浅滩附近的沉船位置,以进行后续打捞工作。让海底的文物再一次重见光明,展现在眼前。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历史展馆:二战

黄载灵老梅图题诗辨赏

文: 赵宝宗

(原文发表 在《源》146期(8月)艺术长廊栏目)

    因于对书画欣赏和收藏的爱好,不久前写过新加坡私人收藏家杨启霖的袖海楼和陈之初的香雪庄的珍藏。所以听说亚洲文明馆再次展出香雪庄藏品,欣然陪同书画家许梦丰老师和指画家欧彬生女士等同去观赏。虽然号称《水墨情:又逢香雪庄》大展,这次特展展品算不上多,展品说明只有英文没有华文,不过还是看到了一些特别书画精品。参观过程中,许梦丰老师在一副题诗画前多停留一刻,口中念出几个人的名字:黄载灵,郑光汉,吴得先等。这幅作品特别,画甚小而题跋甚多,密密麻麻于画芯内外,出自多人之手笔,字体以行书为多,风格迥异,大小差异悬殊。此后我们继续看画。当我们在看任伯年的巨幅松梅鸟图时,一位女士走过来询问梦丰老师关于那幅梅图上的题跋作者和题诗,并自我介绍是亚洲文明馆的英文导览员,她正在想如何整理这幅图的资料。许梦丰老师简短地回答了她的问题。显然她对梦丰老师口中讲出的人名完全陌生,问答也就以许梦丰老师“要完全弄清楚这些题诗不简单”结束了。于是乎,我赶紧把整幅画作横竖拍下。随后细细辨赏,发现题跋者均为日据时期和战后初期新加坡华文教育ˎ报业ˎ文坛的活跃人物,这幅老梅图竟是另一卷《兰花集》!

关于老梅图

     这幅老梅图是黄载灵(1895-1973)于1945年6-7月作于新加坡,当时还是日本占领下的昭南时期,他时年五十岁。画芯老干疏花,幅不盈尺,呈人字状。画芯左上是作者本人作画后首题四句四言诗。至1954年夏,先后有一十九位新马文人墨客在此画作上题诗。


黄载灵老梅图 (整幅)

黄载灵老梅图 (局部放大)

黄载灵老梅图 (局部放大)
黄载灵老梅图 (局部放大)

题跋作者辨识

       从画作作者首题,相继有其他19位题跋者,在画芯和外裱上面题诗,加上作者第二次题款,此幅作品上共有20人题款21处。画作作者首题二山居士,末题二山黄载灵,确认是南来新加坡任教的书法家黄载灵无疑。款题全名者有10人:李西浪,高冠天,蔡寰青,沈逸史,张明慈,吴得先,潘洁夫,谢云声,曾心影,胡超球。据题款字号确定全名9人:杜蘅香,郑光汉,欧阳澄,刘楚才(材),张瘦石,黄炎,黄少怀,张梦生,黄孟圭。以上20题跋者确认无疑,19位生平资料可查,唯黄炎身份资料尚不确定。题跋作者款题姓名字号及全名辨识见下表.

题跋时间和次序

     在21处题款中,有13处带年季/月,1处有年无季/月,7处无时间。黄载灵题乙酉仲夏,查旧历应为五月,对应公历6月10日至7月8日。虽然郑光汉题乙酉夏月,但其题诗后句“如今忽报春来到,大地风飘庆国花”明确无误地表明是在日本投降日即8月15日之后。李西浪和高冠天未落年月,原因可能是此二公身份更是诗作文人而非书画文人。从画面位置上看,此二公应该是在二山居士完成这幅老梅图后最早的题跋者(这与他俩当时的名气地位相符),题跋时间当在仲夏和季夏之间,早于郑光汉。那他们二位谁先上题?画面位置上难确定,但高冠天题诗中“喜得今朝松竹报,冒将风雪夜深来”内容应该解读为8月15日之后为之。李西浪乃当时南来作家诗家中气场大者,在日据时期多有诗作,收录在战后1946年出版的《劫灰集》里。以“西浪之豪情侠气,不谐流俗, 。。。辄闻西浪诃斥暴政,月旦浊世之声,慷慨激昂,不能自已。 虽在拘罗布,属垣有耳之下,西浪不顾也。”(傅无闷:《劫灰集》序)之性情,李公若在8月15日之后上题,绝不会停在“老干诗人骨”,“数点见精神”,言表之喜大概可以肯定超过郑光汉ˎ高冠天。据此判断,李西浪在此老梅图之题跋应在公历1945年8月15日之前。

        其他未落款年月者,根据题跋诗作内容及其在画面上的位置,大致确定题写时间次序,综合如下表。考据题跋时间统一为公历,列明供参考。

题跋诗句

    画作者本人首题四句四言诗:干老而劲,梢短比戟;含笑花稀,写我胸臆。题跋诗七言四句共12首为最多;五言四句5首;五言八句1首;和五言二句1首。除五言二句1首借东坡句外,其它19首(含画作者本人首题)均为自作诗。题诗虽属旧体,生僻字词鲜有,用典故有限,当是诗作者有当地生活经历,及对当地华文水平习俗相当了解。诗作多有咏梅冒寒傲雪冷香之精神,并言坚强不屈乐观豁达之未来。除高冠天ˎ郑光汉两首直接道出光复之庆,谢云声“曾经浩劫苦吟身,写出冰肌不染尘”也直接了到地写出当时南来文人在日据期间的劫苦。正如画作者本人在末题中所言,“乙酉夏星洲沦于暴日者经三年,荼毒惨苛,凤竄鸮残。顾余不善画,偶尔写此,籍以消忧。光复后装潢,至今十载。中先后得诸友留题者凡十又九人,词翰因缘,洵可宝之。”。

    二战结束后新加坡出版了三部关于日占时期的旧体诗集,即谢松山的《血海》,李西浪的《劫灰集》和郑光汉编的《兰花集》。《兰花集》收录郑光汉、胡浪漫、郑文通、李西浪、傅无闷、沈逸史、苏秋生、 李铁民、洪一炉、谢云声10位诗人的诗作共45 首。日据时期,郑光汉因其寓所思汉斋中盆兰7度开放,遂七次招集友人饮酒赏花,吟诗作赋,寄托家破国亡之恨,寄人篱下之辱,苟且贪生之无奈。“在与友朋互相酬赠的过程中,诗人们对光復的信念得以进一步巩固。彼此的志操, 亦获得了肯定和策励。诗歌由此成为了他们表彰节义、凝聚群体的有力工具。” (林立,劫灰与兰花:新加坡日据時期的两部旧体诗集)。黄载灵“余不善画,偶尔写此,籍以消忧”,何其相似也!有四位《兰花集》诗作者在老梅图上留题,即郑光汉,李西浪,沈逸史,谢云声。这幅老梅图岂不是另一卷《兰花集》哉!吟咏对象是画中之梅替代了盛开兰花,唱和方式是题跋替代饮酒赋诗。可喜之处在于老梅图成于黎明前的黑暗,”居士画梅墨犹湿,萧斋已见春光集”, 题跋多在光复之后,恨辱当一扫而空,尽管无奈可能还是有的。

    老梅图之全部诗题辨识列于下表。




致谢
前人书法作品辨识做到准确无误确非易事。非常感谢许梦丰老师的鼓励和对题诗的辨识,并示《微斋韵言》和多篇欧阳澄的诗作。感谢作家何华先生分享张朝慈的资料。谢谢新加坡国立大学林立老师提供的资料。感谢欧彬生女士,李炳梅医师,国家博物馆义工黄德兰,王东印提供照片

2 Comments

Filed under 转载, 心情随笔, 思维空间

麻坡古来文史之旅

文:卜清山

图:黄德兰

国家博物馆中文导览组虽然不是第一次主办出游,这次能组团探访古城麻坡古来文史之旅,让人非常期待。过去麻坡给人的印象就是个小地方,除了美食,还有什么好玩好看的呢?

出发当天,晨风微微 ,天色渐亮,团员陆陆续续先后抵达,点算人数后,7.15时旅游巴士出发,朝第二通道大士关卡行驶。通关非常顺利,出了新加坡关卡再通过新山关卡,旅游团负责人萧开富先生和导游梁丽惠小姐已经在关卡出口处迎接。8.30时离开了新山关卡,前往振林山吃早餐。

振林山的早餐

振林山Gelang Patah 新镇的华记咖啡店,是当地的一家典型咖啡店。这个咖啡店所售卖的早餐是当地的口味;最吸引大家的味蕾的是猪肠粉/杂肉卷和板面;此外,咖啡和奶茶也是卖点,香醇美味古早的咖啡香和奶茶香,让人回味无穷(我是第二回品尝)。

9.25时,离开了振林山前往第一个观光点—玉射新村。路程大约两个小时,在车上,开富为大家介绍他的个人专业和从事的活动。并特别介绍了早期新加坡与柔佛州的甘蜜种植发展;还带来了甘蜜的树苗让大家观看。开富先生年纪不过30出头,已经出了几本书,令人钦佩。

玉射 Gersik新村-港主制度到庙宇文化

大约11.30时,第一站来到了玉射新村。玉射新村是建于1948年,是当时英殖民政府在马来亚施行紧急法令下的新村之一。它处在麻河中游终点及下游起点,河面宽度比新加坡河还要宽,黄泥色的河水缓缓的往下游流淌。河边停靠一些回返的渔船,在艳阳下静静躺在河面上。

玉射 Gersik新村的街景

开富特地邀请当地的乡民郑正和先生来介绍玉射新村的概况,让大家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村落”有些许了解。这里的房屋不多,早期建造和后期所建盖的木屋相映成趣。新盖的楼房较大,也较高,建筑对比性很大。然而,呈现在眼前的新、旧建筑都让人感到很陈旧,或许是经过了日晒雨淋的结果。或更贴切的说,这里的屋子建盖后就入住,没有想到要维修和保养,更别说每隔几年进行粉刷。

郑先生很热情而健谈,侃侃而谈他对这个乡居的民情和风俗, 还请大家吃了一种当地的特色糕点–“大龟”。“大龟”类似新加坡所售卖的红龟粿。只是外皮是黄色,不像新加坡以红色为主。内馅就是绿豆沙, 外形扁平。“大龟”由一片芭蕉叶片垫着,表皮裹了一些油;目的是方便从芭蕉叶上拉上来。由于“大龟”如手掌般大,因此在吃的时候,还需要讲究点技巧。方法是先将扁平的“大龟”对半折,然后才一口一口吃,绿豆沙才不会撒落满地,不然会很狼狈哟!据说早期 “大龟” 曾用来作为祝寿用途。

当地的特色糕点–“大龟”

下一个站就是到玉射北帝庙。我们沿着马路步行,约5、6分钟就抵达。在即将抵达北帝庙前的一排住房外,路边摆放了几个刚采下来的油棕果实,吸引了大家围观和拍照,好奇!

油棕果实

北帝庙有两间,新和旧庙,但是距离不远。新的建立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靠近山脚的是旧庙;虽然是百年的古庙,在外貌上,因经过翻新保护,还是相当的新颖;很传统的华人庙宇格局。

建立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的新北帝庙

庙前种了几颗甘蜜树,这几棵甘蜜树就是热心推广甘蜜种植的开富在此种植的。随着讲解甘蜜花的采摘、种植与提炼过程。甘蜜花外形像个圆球状,许多团友都是第一次看到甘蜜树和甘蜜花,都好奇的纷纷拍下甘蜜花留念。

甘蜜花

庙内供奉的主神是玄天上帝。古庙里有两件上百年文物, 分别是光绪二十五年的 “子孙樑” 和以黑底红字书写的“光绪二十七年”以及黑底金字书写的 “北极星辉” 牌匾。

“北极星辉” 牌匾

古庙右边曾经有一间大厝,是麻坡玉射港首任港主郭财源的住所;目前已经不存在了。 新的北帝庙是后期建造;有趣的是庙内所供奉的玄天大帝是当时从古庙奉请过来的。因为长期香火的熏染,整个神像被熏黑了。

关于港主制度和港脚,开富说天猛公伊布拉欣在柔佛州推行港主制度,让华人开发河流以推动经济发展。早期华人就在河流两岸开拓种植甘蜜园地,下游地方就是河流出口处,也是港口的所在地,俗称 “港脚” 。而 “港脚”由于在下游地势较低,在雨季到来时,就会造成泛滥,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

随后在郑先生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跟随他进入义山,参观首任港主郭财源的坟墓。郭财源是潮州陇西人,早期对玉射港脚的发展不遗余力,做出巨大的贡献。郑先生说由于郭财源没有后人所以当年往生后,坟墓是村民为他建造的。历经岁月的风吹雨打和失修,旧坟墓严重破坏。为了保护他的坟墓,村民只能用木板为之遮盖减缓破坏。后来开富重访该地时,古庙理事曾咨询开富可否为郭财源重新建造坟墓,以回馈他生前所付出的贡献。经神明请示并获得允许,便展开重建。此次参观时,正巧重建工程已经步入尾声。让我们有机会见识了当地人对坟墓建造的技术和特色。

首任港主郭财源重建中的新坟墓

参观漳泉会馆

午餐后,我们经半小时的车程来到麻坡的一个重要会馆—漳泉公会。

麻坡-漳泉公会

我们受到会馆高规格的隆重接待,漳泉公会会长黄家华先生和主要理事们更亲自在会馆大门口迎接,我们也在公会的大门口拍了集体照。

黄会长还亲自为大家讲解会馆的成立、经历和令人可歌可泣的事迹。话说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当时麻坡的华人成立救国筹赈委员会,纷纷出钱出力为中国抗日作出积极的活动。 也因此被当时的日本间谍将有关的信息传递给日本军方。日军因受到海外侨胞大力支持中国抗战,无法在三个月占领中国。因此当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军发动攻打马来半岛和新加坡。麻坡是马来半岛南方的重镇,英联军无法抵挡强大日军的攻击而败退。日军在占领麻坡后,就开始捕捉抗日积极分子。这导致许多麻坡华族先贤惨遭无辜杀害。当时时任漳泉公会的会长李天赐先生,全家遭受灭门;而李会长罹难时也就37岁,听了令人悲痛。

漳泉公会- – 二战馆

黄会长说很庆幸会馆建筑的顶楼设计犹如清真寺的穹顶,日本军机在空中误以为是清真寺,因此炸弹没有落在会馆,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但四周的建筑屋却无法幸免,惨遭日军轰炸,到处都是残檐断瓦。会馆对面的中化小学更被日军当着杀害华人的屠杀场。

清真教的建筑风格 及 伊斯兰摩尔式的拱形门梁柱子

这段血泪般的悲惨历程,会馆都展出在二楼和三楼历史展厅。由当地文史专家郑昭贤先生协助收集和整理,展示和记载了这部永生难忘的二战历史;同时也包括公会的发展历程。展览厅内所有的文史资料都以中文展示,图文并茂,让我们观看时倍加亲切。

由于这栋建筑物的设计具有特色,在会长和理事们的带领下,我们也有幸参观顶楼,鸟瞰周边的风景。看到了葫芦形状的穹顶,还有伊斯兰摩尔式的拱形门梁柱子、地上还有以梅花造型的图案、欧洲风情的铁制栏栅。让我们感到有趣好奇的是一对石椅,上面印制了“Shanghai Sing Mee””42 Macpherson Road”。究竟是新加坡人所赠送的还是从新加坡定制的;公会理事说至今无法考究。公会的里面装潢和外部建筑设计,从天花板、窗户、门扇和地上的图案设计可说是多元性的,汇集了东西方的建筑艺术特色和装潢。让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梅花造型的图案
石椅,上面印制了“Shanghai Sing Mee””42 Macpherson Road”

临别依依,会长和理事们热情欢送,让我们倍感当地人不一样的朴实而真诚的情怀。

巴东渔港美丽的渔人码头

离开了漳泉公会,我们向往当天的最后一个景点–巴东渔港。

旁晚时分,我们来到了有着百年历史的巴东渔港。抵达后,受到当地巴东渔业公会主席陈荣辉先生热情的迎接, 经简单的介绍巴东渔港后,便去参观一家木船的制造坊。

据陈会长说,一艘木船的制造需要2、3年的时间。走进制造坊时,迎接我们不是热情的员工,是一群凶狠的蚊子,几乎无人能幸免。有备而来的马上喷撒防蚊雾但也有团员选择不进入造船坊。

木船制造过程是相当令人深感兴趣的。应该是过去从来没有亲眼目睹。今天有这个机会,当然是兴致勃勃的想要了解是怎么一回事。船头的方向,是一个低洼的水道。此时是退潮时刻,干涸的河床暴露凹凸不平烂泥地,并传来阵阵的腥味。抬头望向远处非常宽广的天际线,那是马六甲海峡。造船坊在选择制作地点非常到位。船只在完工的下水礼,就是从此处出海,通往浩瀚的马六甲海峡。然后将船只交付给船主。据悉船主是新加坡人所制定的。工作坊负责人允许我们爬上船边观看拍照,当然是机不可失,团员纷纷轮流上去拍照留念,扮出不同的奇异形态表现一番

制造坊 及 当地原生土著的小女孩

在造船坊外有住着几户当地的原生土著,几个小女孩非常可爱,在屋外玩耍。从外貌长相,确实有别于马来人,皮肤比马来族黝黑,非常活泼,对我们这群从外地来到客人,没有羞涩或害怕的神态。可惜语言无法沟通,不然可以多了解这群土著的生活情况。

在渔港边,有一座古老的庙宇–翠美古庙。主神是清水祖师。话说古庙是由福建安溪人在这里建造。后因一场瘟疫,导致许多乡民死亡而纷纷离开。后来潮州人来到此地,延续了香火。这里还传扬了一则非常传奇和离奇的故事,令人不可思议。陈会长说以前有一位约12岁的小男孩,不小心跌落河里,村民四处寻找打捞,都没有见到小男孩踪影,小男孩父母是焦急万分。三天后的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父亲被清水祖师托梦,说小男孩会在河边出现。隔天,男孩父亲与乡民到河边,果然看到小男孩的浮尸;小男孩被捞起后才得以安葬。

翠美古庙并不大,只有前殿和后殿。古庙在翻新的时候,木匠师傅并没有使用铁钉,是根据传统的接榫方法,从庙的横梁结构可以看出。庙的两侧是以瓷砖镶嵌在墙上的四大天王神像。右边的解签架下方,看到了据说是早期新加坡人士所惠赠《星加坡陈岳泉敬赠》的牌。

陈会长带大家到庙外的一个石碑,碑上雕刻着“翠美宫清水祖师””民国三十四年乙酉七月十六日(后来查证为1945年8月23日)。石碑文字是以七言诗24句书写,表述了对当时沦陷时期的情况,英军的无能,盼望和平日子早日到来。他说题诗者是一个没有念书的人所写,能凭着自身的学习书写出七言诗,算是很了得的人士。

清水祖师的石碑

在翠美宫的左边有一座庙宇—天后宫,主神是妈祖,除外还有一个大戏台。在翠美宫的右边是翠美会堂,于1990年建造,作为当地人结婚注册处。

这里的渔民都是很有智慧的,在河边,我们看到一个个用铁丝建造的捕鱼大铁笼。大约是2米长的构造,笼子有一个尖斗型的进口处,外宽内窄。鱼儿可以游入,可是就无法出来。而这些大铁笼会置于海底约一个月,主要是捕捉大鱼而设计。铁笼是大约1英寸方的间距,因此大鱼在网中受困时,当小鱼游进笼内,就会被大鱼当食物所吞噬。而大鱼才能继续生存,等到渔民捞起来时,大鱼还是活生生的。

捕鱼大铁笼

在岸边的码头,看到当地居民悠哉闲哉的坐在长凳上吸烟闲聊,一副慵懒安详的神情,让人感到这是一个慢节奏的渔村。

巴东渔港

海滩上,有许多一根根笔直的树木被砍伐后,浸在水中。这些是准备用来制作奎笼。

黄昏时刻,夕阳无限好。此时的巴东渔港的天空和海面上,在妩媚的夕阳映照下,是如此的浪漫迷人。大家信步走向海边,观赏这幅大自然的美丽艺术画卷。

候鸟、红树林、沙滩、渔船归航、金色夕阳、云彩都是这幅画卷的主题,大家手上手机的焦距点,不停的捕捉这美丽的画面。身在异乡,扮演者出行者的角色,我相信都给大家留下美丽的回忆!

晚餐时间到了,还有不少的团员眷恋着迷人夜景,似乎很想把这美丽的一刻拥抱己有,依依不舍的走去餐馆。

餐馆就在岸边,新海星海鲜冷气餐馆,一间当地著名的海鲜餐馆。以新鲜、美味的海鲜的美食著称。主打招牌菜就是亚参鱼和魔鬼鱼和鲨鱼肉。好酒佳肴,高喊三声“饮胜”,痛快!

今晚入住当地很有特色的酒店。酒店的外形从高空鸟瞰下,是个三角形的建筑。原来前身是葡萄牙时期在原址所建造的一座城堡。城堡就坐落在麻河边,作为防御的城堡。

参观住宿酒店Muar 99

早晨,经开富与酒店负责人的安排下,我们可以到酒店的顶楼鸟瞰麻坡市360度全景。 同时还邀请当地导游给大家介绍了这座酒店和麻坡的历史。

令人感到最惊喜算是天际线,由麻河大桥、马六甲海峡与蓝天构成。从酒店往西的方向就是一座横跨麻河下游的麻河大桥。麻河大桥建于1963年,并不是很长,约1.2公里,呈半弧形。麻河往来船只不多,然桥上车流量却不少。还未建桥前,往来两岸的人们和车辆都是依靠渡轮通往。

麻河大桥

麻河在蓝天的映照下,河面一片水蓝蓝。河水缓缓的流入远方的马六甲海峡,逐渐汇成海天一线交界。金山若隐若现的矗立在远处,这就是一幅难得一睹的麻坡美丽的早晨美景。

河的两岸是两个不同地界,河的北岸是属于东甲县。属于麻坡地界的沿岸建筑高低错落,沿着麻河岸边平行的马路是大马路,是华族的会馆和庙宇最多的汇集处。整个麻坡市区的建筑景观,与新加坡的市区的建筑景观有相似之处。这里高楼大厦稀少,一眼望去,就是密密麻麻的楼房屋顶,各有不同的特色。

酒店的建筑格局就像一个三角形,所以这地方当被地人称为“三角坡”,非常奇特。葡萄牙人在这块地建造了一座城堡,以保护麻坡。在1615年河1616年期间,苏门达腊北部强国 – 亚齐苏丹王国军队两次进攻麻坡,摧毁了城堡。后来麻坡地方政府发展这块地为现有这座酒店。在建筑过程中进行挖掘,结果掘出了六百至一千多年前的出土文物,包括了陶器、瓷器、古钱币 等。跨越唐朝、元、明朝时期;也包括近代清朝、葡萄牙殖民地时期、荷兰殖民地时期和日据时期。以及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文物。最让我惊喜的是一枚《开元通宝》的古钱币 。让我联想起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历史馆内也展示了一枚《开元通宝》铜币。或许说明了这马六甲海峡是唐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古钱币的发现是否也意味着唐朝时期的商人已经来到此地?

“香妃城”是这里的一个独特名称。当时天猛公阿布巴卡娶了黄亚福的义妹 – 黄亚娇为妃子,非常深爱她。1877年阿布巴卡当上了苏丹。1884年8月12日在麻坡主持开埠大典,在此建立了一座皇宫,并赐封黄亚娇为皇后法蒂玛(Sultanah Fatimah)。麻坡正式命名为 Bandar Maharani,即皇后之城(香妃城)。大马路的马来名称是Jalan Maharani。

葡萄牙时期,马六甲和麻坡被称为“双子城”,麻坡为葡萄牙在占领马六甲时期的版图内。而马六甲有五角古堡,麻坡有三角古堡。酒店就是三角古堡的所在地。

离开了酒店,我们前往另外一个具有久远历史的河边 – 文打烟河, Sungei Bentayan – 麻坡河第一支流。

文打烟是麻河的河口的第一支流,过去在几位王朝的苏丹,如新加坡拉王朝的拜里米苏拉在新加坡战败北先逃到麻坡,以及马六甲王朝苏丹马末沙被葡萄牙军打败后,逃到麻坡都是先后在此上岸。

有趣的故事从拜里米苏拉开始,话说他来到此地后,在河口开拓河进行耕种。可是却受到当地的“原住民”- 蜥蜴(四脚蛇)的破坏和干扰。因为河口是蜥蜴的原生态生长地,既然被“入侵者”来干扰生活,就做出对抗反应,于是拜里米苏拉下令屠杀蜥蜴。被杀的蜥蜴数量太多,被弃之在河岸和河中,导致蜥蜴腐烂,尸体发出臭味,所以这里曾被称为“屠宰河”。过后拜里米苏拉没有在此地继续发展,北上马六甲,并在马六甲建立了马六甲王朝(这和我们所知道的新加坡拉王朝的第五代苏丹伊斯干达沙的历史有出入)。

马六甲王朝的最后一个苏丹马末沙被葡萄牙击败后,往南逃至麻坡。建立了木城堡,继续抵御葡萄牙的进攻。葡萄牙以火攻烧毁了木城堡,并在文打烟河一带展开激战。最终在1519年彻底消灭的马末沙的残余部队,为马六甲王朝的终结点。

文打烟河 及 河的“原住民”- 蜥蜴

在导游讲解中,我们看到文打烟河边正好有一只巨型蜥蜴长在吞噬一只死猫,蜥蜴慢条斯理的在撕开死猫的皮肉,这还是第一次见识,惨不忍睹的情景不宜多看久留。

壁画姐妹情深

旅游巴士拐一个大弯,带我们来到了此地的另外道风景线,一幅巨型的壁画。画家是俄罗斯年青壁画女画家 Julia Volchkova的杰作,通过她的精湛写实派画工,将一对马来姐妹情深的画面展现给观画者的眼帘。画作高11.89米,9.75米宽。于2016年7月17日完成。姐妹俩的眼神,深深吸引了大家对这对姐妹的深厚感情流露。姐姐一束青丝的马尾,双手环抱着妹妹,脸颊贴着妹妹的头发边,嘴角边微微的露出笑容,一双明眸注视着远方。妹妹背靠着姐姐的胸前,脸上露出些许的腼腆样子。据悉这幅画价值马币15万。而且这幅画已经被记载入“Malaysia Book of Record”。成为全马最大的壁画。

俄罗斯年青壁画女画家 Julia Volchkova的杰作 – 姐妹

粤东古庙

粤东 – 顾名思义是指广东的东部 – 潮州。粤东古庙于1895年由当地潮州人士所创立。主神“玄天上帝”是港主陈裕源(在玉射新村港脚的北帝庙)特地从印尼丹戎槟榔(廖内)分灵请来麻坡的粤东古庙。是当地香火鼎旺的古庙之一。

粤东古庙也是潮籍人士的代表,甚至是在其他籍贯人士纷纷创立会馆时,作为潮州会馆的前身。过后在1988年才成立潮州会馆。

粤东古庙的占地非常大,其旁边的广东会馆的所在地也是属于粤东古庙的地。

每年粤东古庙会与潮州会馆联合主办两大项活动,即元宵节前夕 – 闹元宵和三月初三的“大老爷诞辰(玄天上帝)”也是麻坡最热闹的活动之一。庆祝元宵节时,还继续传承百年“标糖狮文化”。

开富还特地向大家再次介绍古庙庙前的两棵甘蜜树。不愧是甘蜜的中坚传承者。

当时港主制度在1916年结束,可是由潮州人所创立的义兴公司却继续作为主要控制当地经济的核心。义兴公司的总部是在新山,另外一个重要的地盘就是麻坡义兴公司。

广东会馆成立于1918年,包括了几个广东省内的地方籍贯人士:广东人、冈州人、海南人和客家人。

在古庙外还有棵“龙血树”(据悉龙血树是属于龙舌兰科,不知道是不是同名不同科属);我看其样貌不像。据说树叶可以作药用,吸引不少旅客来到古庙膜拜,并捡几叶树叶作为“幸运之叶”。更令人神奇性的说法是二战时期,日军轰炸麻坡时,许多炸弹落地时,居然龙血树没有被炸中,炸弹纷纷落在附近的房屋。

麻驿旅游资讯站 Muaryi –走访小巷中的壁画

有一群年轻人本着爱自己的家乡,通过导览和资讯让更多人能够深入了解和看到这个古老城市的传奇故事和人文美景。从历史到文化,行业到移民,美食到个华人籍贯的有趣事迹,成立了这个资讯站。

资讯站这座建筑是建于1928年,当地在发展旅游同时也将这个单位作为旅游资讯站。古来的建筑物进行翻新河装置后,展现了早期麻坡的人文风貌。这里有百年邮箱、邮差脚车、人力车、三轮车、老电影播放(回味早期电影时代的特色)等。

麻坡和谐文化街

穿过后门,就是后巷风光 – 麻坡和谐文化街(百年后巷)。后巷两边是店屋,墙上都画上不同的早期麻坡当地风情画面。

走完了后巷,大家是满头大汗,汗水也湿透的衣裳,汗水淋漓。导游带大家去喝当地一种饮料 – “莎梨水”。这水的味道很特别,带甜和酸;入口后全身感到非常清凉,在艳阳高照的大热天,“莎梨水”冷饮真的是救星啊!

潮利—棺材店

我们接着参观了当地的一个特有行业,棺材制造店。

这是一家潮州人经营的棺材店。一位老木工,架着老花眼镜,手中的刨刀正在刨木和削木,手艺非常熟练。木刨花和木屑随着他们的刨刀一来一往飞舞。他看到我们到来,经我们道明来意,就侃侃而谈关于制作棺材的经验。团里有几位潮州人和老木匠交流没有隔阂。

潮利—棺材店

店里深处有两个古式的棺木(供土葬用)。曾经在小时候看到这样的古棺木有着一股恐怖和惊怕感,因听太多鬼故事的原因。长大后已经“见怪不怪”了(2015年前,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历史馆内就曾经摆放一具棺木)。除外,还看到还未成型的棺木盖及棺木部件,林林总总的工具陈设在店里。靠手艺制作的棺木可说是一个没落的夕阳行业,现代人在往生后,所采用的棺木就是千篇一律的型款 – 长方形,加上喷上亮丽的漆,看到时就没有那种鸡皮疙瘩的感觉。

广肇会馆 – 壁画 – 杨门女将

来到麻坡,广肇会馆也是必到之一。这次也很荣幸的邀请到广肇会馆的理事 – 关锦生先生为我们介绍会馆的成立和发展。

广肇会馆成立于1907年,初期成为同乡会;位于麻坡丝丝街51号。会馆是华族从中国南下生活的一个联络和互助的重要地点。它承载了不同籍贯人士来到此地后,继续传承文化和传统精神。

广肇会馆有一个文物馆 – 麻坡广肇文物馆,是经历了三年的时间筹备成立。刚好是在今年正式开幕。

关先生还提起当时孙中山先生曾经到会馆,馆了就有一张“孙大总统道像”的画像。此外还有介绍柔佛王朝苏丹阿布巴卡建立香妃城到港主制度发展,二战事迹,南方学院发展史,各行业的介绍等。

文史馆里展示广东人士了许许多多的古文物,以广府十六县和肇府十六县的人、地与物为主。

参观广肇会馆后,走出会馆外,观看壁画画家黄仲纬在会馆墙上的一幅画工细腻的壁画 – 杨门女将 – 穆桂英。

广肇会馆 – 壁画 – 杨门女将

午餐

麻坡有条街道被称为“贪食街” Jalan Haji Abu,是麻坡具有历史性的饮食街道。主要的美食和小吃有乌打、沙爹、蚝煎、水粿、蚝煎、潮州粿、凉茶、卤鸭、五香和许多的道地美食和糕点。团员在这个时候都各自寻找自己的美食,大快朵颐,不亦乐乎。

中化中学

中化中学是一所华文独中(独立中学)学校。于1912年成立小学开始,在华社及校友热烈支持下,不断的发展。目前已经有五所小学和一所中学。二战结束后,中化中学由中华学校和华南女校(成立于1918年)合拼组成。

中化中学由第一任校长 – 陈人浩(著名书法家和画家,后受聘新加坡德明中学任校长)到现任(17任)校长蒋璁江。

抵达校园后,蒋校长亲自出来迎接,并让图书馆主任颜振蓉小姐为我们介绍学校的图书馆和关于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处境和改变。图书馆共有四万多册各类书籍,除了购买外,还有来自捐献者的赠书,藏书量相当丰富。图书馆还开放给公众来阅读。

校史馆 – 龙合集团校史馆

蒋校长接着带领我们参观校史馆,了解学校的成立经过。当时由一群当地热心华文教育的先贤积极发动捐款和筹款,使这所学校得以不断发展至今,成立百年学校。可悲的是在二战期间,麻坡被日军占领,一些热心先贤因积极的支持中国抗战筹款,先后遭受到日军的杀害,可歌可泣!展览馆内还展示过去的课本和早期所使用的教学仪器和设施。

照片是最佳见证学校发展历程的好证明,看到照片,也看到了那个大时代的面貌。

接着我们也到展览厅 – 善心堂展览厅参观,展览厅里展示学生的画作、书法和艺术作品。作品的所展示的水准,堪称高水准。看到一群热爱艺术的学生是如何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让好作品呈现给艺术爱好者。希望这群艺术的幼苗继续孜孜不倦,让艺术的花朵灿烂的开放。

学校还有演艺厅 – 哥伦亚友演艺厅,这是演艺厅还真大,共有680个座位。蒋校长说演艺厅的绝妙之处就是音响效果,在舞台上唱歌无需借助扩音效果。

透过两层楼的落地窗看中化中学的绿化的景观。

学校的华乐团是麻坡市的著名乐团之一。从华乐室内所展示的各类乐器,“十八般武器”样样俱全,可以说明这支华乐团的真实力。

除外,学校还有50多个学会,让学生自己选择所兴趣和喜爱的活动参加。

蒋校长还提起热心校友给与的支持和赞助让学校可以不断改进和提升学校的设施。特别是一位校友捐了150万马币建造太阳能板供应电力,可以让学校每年节省25万马币电费。

参观了中化中学,让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广大的校园面积,打造绿化的景观,教育先驱者的承先,传承者的启后。虽然受到教育体制的局限,但没有因此被淘汰,反而更加卖力的维护中文教育。每任校长都致力于推动教育和校务,不遗余力,精神可嘉。对这群大公无私的教育人士的无怨无悔的付出,可以理解这条路是任重道远,必须抱着“荆棘路上远征行,破除万难为教育”的精神,应该给这群默默耕耘的教育传承者给与无数个赞!

古来 – 富贵山庄 – 南侨二战抗日机工罹难同胞纪念碑

离开了中化中学,时间也不早了,旅游巴士南下直奔古来富贵山庄。

交通还算相当的顺畅,终于在六点钟前顺利抵达。开富带领大家到来南侨二战抗日机工罹难纪念碑。这个纪念碑是于2012年8月13日由古来华团探缅南侨机工史实筹委会建造的,高约6米。这是一个气势庄严的纪念碑。

古来富贵山庄-南侨机纪念碑

南侨机工队由陈嘉庚和侯西反等华侨先贤呼吁下成立的一支爱国救援队。三千多华侨积极的响应参加并经过严格的训练后,奋不顾身投奔到中国云南与缅甸交界的滇缅公路上,负责运输物资给抗日部队。有一千多人在负起任务时遭遇日军轰炸机炸死和机枪的袭击壮烈牺牲,万古流芳,这是当时华侨对祖国所付出的牺牲和贡献。

天色逐渐昏暗,离开了富贵山庄,旅游巴士载着大家前往古来99海鲜馆享用晚餐。饱尝佳肴后随着就是要结束这次麻坡古来文史之旅的行程。

(2019年11月中旬)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心情随笔, 民俗文化, 活动后记, 海外见闻, 义工动向

特展 《 古老的新世界:从发现东印度群岛到新加坡开埠,1600年 – 1819年》

更多详情,请参阅国家博物馆的网址: https://www.nationalmuseum.sg/our-exhibitions/exhibition-list/an-old-new-world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最新活动消息

“20世纪初的新加坡食物包装故事”特展

Leave a comment

2019年 07月 20 日, Saturday · 12:00 am

《埃尔金桥改名建议》

文:黎上增

(原文刊登于2019年5月18日/联合早报/交流站)


新加坡河上共有十二道桥,它们都建于二十世纪之前,见证了新加坡开埠到今日的政治与经济发展,成了历史的一部分。这些桥的命名大都与新加坡的地名, 如浮罗西贡(Pulau Saigon Bridge),或对新加坡发展有贡献人士, 如陈金声(Kim Seng Bridge)有关,克里门梭桥(Clemenceau Bridge)与埃尔金桥(Elgin Bridge)却是例外。

克里门梭桥纪念的是在1920年访问新加坡的法国总理,而埃尔金桥所纪念的却是一个臭名昭彰的英殖民时期印度总督——埃尔金伯爵八世(The 8th Earl of Elgin)。

埃尔金伯爵八世的原名是James Bruce。他出生于显赫的埃尔金伯爵家族,享有世袭的伯爵(Earl)头衔。埃尔金八世曾经派驻中国并曾率领大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略中国。在侵华时期,他让英法聯軍侵占及大肆破坏圆明园,然后放火将之焚毁,造成许多文物被掠夺,至今大家熟知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及其他国宝级文物仍然四散各地或下落不明。他在当时下令焚烧圆明园确实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是所有爱惜文物者胸口永远的痛,他要是不犯错的话,我们今日可有多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让人参观。我在国家博物馆接待访客讲解新加坡历史时,常无法向游客解释为何新加坡人对埃尔金如此宽容,还在新加坡河上保留着他的名字。

埃尔金桥 (德兰摄)


埃尔金桥俗称水仙门吊桥,据说在新加坡开埠后不久,这里就已建造了一座简单的木桥方便两岸交通。历经数次改建及改名,这桥梁已在1862年改建成铁桥并以当时有赫赫战功的印度总督埃尔金伯爵命名。

新加坡在殖民地时代以印度总督为地标命名并非罕见,但是埃尔金在鸦片战争的负面形象已深入人心,况且,他的父亲埃尔金伯爵七世也曾在希腊雅典掠夺巴特农神殿的文物而让人不齿。著名作家雨果就看不过眼因此说过:“我们自称文明,说他们野蛮。这就是文明对野蛮的所做所为。” 我们要以历史为鉴,认识历史。

新加坡已经摆脱英国殖民者而独立,再怎么纪念一个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已毫无意义了。今年为新加坡纪念英国人开埠两百周年,我认为我们可以借用这个良机把埃尔金桥改名为 Bicentennial Bridge(双百桥)。这可以改变新加坡纪念埃尔金家族的负面形象,也可以让后人知道埃尔金桥改名所赋予的历史教训。

(文章纯属个人意见)

相关文章:

李国樑《圆明园与新加坡》https://nmsmandarindocents.wordpress.com/2015/12/13/%E5%9C%86%E6%98%8E%E5%9B%AD%E4%B8%8E%E6%96%B0%E5%8A%A0%E5%9D%A1/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转载, 心情随笔

最早的民防部队- 民防建设队

  • 皓琦

( 原文发布于2019年5月11日 / 联合早报/ 缤纷行业 )

民防建设队属国民服役义务,建设队与当时已经建立的“民防队”相辅,是我国民防的两大支柱,可算是民防部队的雏形。

建设队学员得接受九个月的基本建设训练

8484对92个新加坡公民来说,应该有特别的意义。1984年4月8日是我国 “民防建设队” 的先锋军(第一届),完成全职国民服役义务,拿回红登记(身份证)的满役日,也就是过去俗称的ROD (Run-Out-Date)。

现在每年的2月15日是“全民防卫日”,当天下午6点20分,全国的空袭警报齐响,让国人不忘1942年2月15日当天,英军抛弃新加坡,向日本签下无条件投降条约的那一刻。

说到全民防卫(现称全面防卫),不能不提民防部队,提起民防部队,不能不说说我国特有的“建设队”。

成立“建设队”新闻发布稿 (国家文物局档案)

民防两大支柱

新加坡内政部于1981年9月9日,宣布成立民防建设队( Construction Brigade),这“建设队”与当时已经建立的“民防队”相辅,成为我国民防的两大支柱,可算是目前的民防部队(SCDF)的雏形。

虽然被征召加入建设队也算是国民服役,不过它与传统的军训完全不同。被征召入建设队的适龄公民,先会接受三个月的基本民防训练,如纪律步操、健身操练、救护救援和救火等技能,接下来的九个月就会分批接受木工、髹漆、砌砖、铺砌地砖、扎铁、电线和水管装置等的训练。受训毕业后,继续加入建屋发展局的承包商建筑队伍18个月,前后两年半才算满役,然后被编入民防后备部队。

建设队纪念锦旗(新加坡民防局资料)

待遇优厚的工作

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我国每年平均缺乏两万名建筑劳工,不过内政部重申,建设队并非要协助解决建筑劳工短缺的问题,完全基于民防建设所需,而建屋发展局则提供最好的训练环境。

与典型的国民服役比较起来,建设队的薪金待遇非常优厚。首12个月的受训期,薪金比一般国民服役部队的110元要多加250元,毕业后还有1000多元的奖励金存入公积金户头。接着下来在承包商服务的18个月,则随行情和表现,月薪也在1000元左右。在那个工艺学院毕业的技师的月薪也不过大约500元的时代,加入建设队可算是一份待遇优厚的就业选择。

建设队队员满役证书

2002年走入历史

从1984年10月开始,建设队每三个月就征召约300人入伍,到1987年已有超过6000人完成训练,编入后备部队有2700多人,不过满役后继续留在建筑行业的,却只约700人。

满役后的建设队员会得到“退役证书”和“技工第三级”证书,对要继续留在建筑业发展的技工,可是一种专业的认证。

建设队制度一直到2002年才完全走入历史。当时的建筑业不但辛苦,而且安全条件也不完善,所以建设队员在建国的路上的确也付出了血汗。

以另一种方式完成国民服役的做法不只是在新加坡而已。法国早年也同样有国民服役制度,当时为了鼓励国民到海外发展舒缓国内就业问题,适龄男性国民愿意到外国任职一年以上,可以豁免国民服役,这也算是尽了公民义务。

明年将是建屋发展局成立60周年,或许建设队这一段小插曲会重新被提起也说不定。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资料与掌故, 历史展馆:建国时期, 导览手记, 心情随笔, 新加坡国家日志, 不算是很久以前的记忆

七百二十年春秋事

  • 刘家明

(原文刊登于2019年5月2日 / 联合早报 / 谈古论今)

1819年的某一天,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位爵士在新加坡河登陆,与本地马来王室苏丹签下一纸《友好联盟条约》。虽然接下来双方的关系和发展都不是真的那么友好,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联盟,但那总算是把新加坡推向另一段历史的过程,其历史价值不能就这样抹杀。

《友好联盟条约》每页分左右两边,左边写的是英文,右边写的是爪夷(Jawi)文,文件里说签约的日期是1819年2月6日,也就是回历(Hujira)的1234年,第四个月的11日。

如果去网络查看回历的换算,1819年的2月6­日是回历1234年的4月10日,没听说过这200年来回历有做过什么调整,所以怎么就差了一天?看来较合理的解释是时差,也就是说东南亚比阿拉伯地区早天亮。不过如果去翻阅文西·阿都拉的自传/回忆录《阿都拉传》,会发现里面至少有四个同时记录回历和公历(阳历)的事件,有相差一天的,也有相符合的,也有少了一天的,所以在缺少参考文献的情况下,要准确记录历史事件是不容易的。

几十年来自小学到中学所学到的历史,都说小红点是由三佛齐时代的巨港王子桑尼拉乌他玛命名为“狮子城”新加坡拉。桑尼拉王子、新加坡拉、伤人的剑鱼、红山、大力士巴当等等的传说和故事,都说是源自《马来纪年》这部手抄流传下来的古籍。

后来从国家博物馆、网站等的资料得知,桑尼拉乌他玛王子登陆时是1299年。我们的历史可以在时间轴往前挪移不少当然很高兴,1299年到现在2019是整整720年了。不过,如果1819年的事都可能有一天的差别,那1299年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呢?

在有关新加坡的部分,《马来纪年》里基本上是没有记载绝对的年份和日期。一般上是某某王即位后,在位若干年后又由谁继位,事件的记录也是“有一天”或“几个月后”之类的,若要真正推算,又没有其他资料佐证,难度是天大的,还好这些事早就有历史学家去做了。

1948年2月26日,本地的《海峡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一篇由赖乐翰博士(Dr W. Linehan)刊登在《英国皇家亚洲协会马来亚分会会刊》(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标题为《新加坡14世纪的国王》的文章。赖乐翰博士从《马来纪年》出发,抽丝剥茧,结合了中国明朝的记录、葡萄牙的编年史及爪哇的文献和记录,推论出新加坡在14世纪的大约100年里的五个统治者的在位年份。

最重要的当然是关键的1299年了。文章也提出对新加坡拉末代王朝的灭亡、君王及马六甲建立的看法。从文章发表过后的反应和评语来看,新加坡拉于1299年建立的这件事,应该没有什么争议性了。因此,小红点的历史到现在(2019年)可以说至少有720年。

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相比,720年说长不长,而且我们还这么幸运处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应该好好尽量研究和挖掘更多资料,为后代记录我们的历史。目前的历史 “研究” ,尤其是从1299年到1819年间,数量不多,而且都散落在坊间专业和非专业以及学术界之间,没有一个较“统一”的版本。再加上网络信息泛滥,正史、野史真真假假,莫衷一是,以讹传讹,众说纷纭,令人无所适从。现在应该是有公信力的“有关当局”出手的时候了。

今年到处是一片回忆和纪念新加坡正式踏入世界政治舞台200年,或许这也是“有关当局”出手的最佳时刻,把到目前为止所收集到的、证实的资料,为小红点的历史建立一个官方的基本版本,“通告天下”我们共同认知的历史过去。从这个版本开始,日后继续研究和增添、传承,也可算是为后代留下“开埠200年”的一份礼物。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转载, 历史展馆, 回首往日, 心情随笔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书和画

新加坡篇(二)香雪庄藏品

赵宝宗


    和袖海楼一样,香雪庄也是一个新加坡成功华商的收藏传奇。

    庄主陈之初博士(1911-1983),原署陈兆藩,1911年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安东风乡。四岁至17岁间在中国长大。1928年返回新加坡从学徒做起,创办“长丰”和“隆荣”两商号,经营胡椒甘密橡胶咖啡等土产贸易。朝鲜战争后凭胡椒贸易大获其利,享有“胡椒大王” 之美誉。

    陈氏有雅好,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就开始收藏中国艺术品,取“梅花之清香”之意“香雪庄”为自己的斋号。历时四十多年,发展成为新马区域时间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最精致的私人收藏。陈氏本身具备过人的艺术鉴赏能力,收藏中不断学习积累中西美术史、艺术潮流与流派、书画名家生平及创作技巧等系统翔实的知识,故每每慧眼识宝。加之经济实力雄厚,每遇佳作机缘,不论要价高低,总能当机立断纳而珍之。因之所藏数量品类不断扩大,声名远扬。香雪庄主要藏品一度多达七百件,包括书画、陶瓷、端砚,印章,青铜器、紫砂器、玉雕,竹刻等。其中,陈氏对水墨画最为钟爱,藏画自然就是香雪庄的收藏核心。这些藏品就收藏在陈氏大宅里(真大的大宅!), Upper East Coast Road 311号(后来迁到的Bournemouth Road 70 号)。宅院里室内鱼池旁有饶宗颐(1917-2018)赠与主人的嵌名联:得有人力振古,最宜日此观鱼 。 

陈之初在东海岸路上段的陈氏大宅建立香雪庄(1953年摄)

香雪庄书画藏品包罗宋元以来的名家作品,最大宗收藏是晚清著名画家任颐(伯年)(1840-1895)的作品。陈博士和比他年长四岁的上海大藏家钱镜塘(1907—1983年)一样,最钟情的画家是任伯年(据传钱镜塘最多时收藏有任伯年的大小作品2000来件,最出名的一件是《华祝三多图》),相信是受徐悲鸿对任伯年“500年第一人”的定位影响。陈博士从三十年代起与黄曼士(1890-1963)交好,通过黄氏结识徐悲鸿(1895-1953)。在徐悲鸿和黄曼士的介绍下,陈之初搜集了任伯年大量作品精品,据说超过百多幅,主要收录于1953年出版的《陈之初藏任伯年画集》。其中一套四屏《八仙图》,以简笔描绘了八仙独立超然的神态,是他绝少成套的人物画,陈氏视为珍宝。日本占领新加坡时期 (1942年2月到1945年8月),为防画作遭到损坏,他把这套画作埋在他岳父的橡胶园里。

任颐《八仙图∕1880年作品∕四条屏 水墨设色纸本/150 x 81.5cm

    香雪庄收藏陈氏最钟情的在世画家徐悲鸿作品更是数量多水平佳。徐悲鸿在新加坡完成的彩墨画《双马》,就曾挂在他的书房墙上。香雪庄多幅藏画上都有徐悲鸿致陈氏的亲笔题款。这种情景不限于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溥儒、赵少昂等都有亲笔题款的精品。

陈之初博士在书房 (照片取自网络)

徐悲鸿《双马》∕1940年作品 水墨设色纸本/262 x 132cm

徐悲鸿 《柳鹊》∕1939年作品 水墨设色纸本/247 x 53cm

(作者题款:之初先生雅教)

                               黄宾虹《山水》∕1950年作品 水墨设色纸本/141 x 21cm

(作者题款:北宋人多兼吴道子、王摩诘两家法,而变唐画刻划之迹,此甚进步。之初先生属)

    香雪庄的书法收藏也极为丰富,明万历探花张瑞图(1570 – 1644),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铁保(1752-1824),民国沈尹默(1883-1971)等名家大作。陈之初博士本人自幼对书法有浓厚兴趣,并努力钻研名家墨迹,从颜、柳,入手,继及行草,旁及明清各家,博采众长,所作“五色书”,“彩墨书”,自创蹊径。他多次参加本地和海外的艺术展览及日本国际书道展。 1979 年出版《陈之初书法》,1982 年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举办个展,并出版了《陈之初书法》( 二集 )。

张瑞图《五言诗》∕?年作品∕四条屏 水墨绢本/251 x 56 cm

    在收藏书绘画的同时,陈氏结识了不少新马当地和来自中国的画家。曾与于右任、徐悲鸿、张大千、何香凝、溥雪斋、赵少昂诸师交好,经常邀请海内外的文人雅士到家里雅聚,切磋指授,与本土藏家如“虚白斋”的刘作筹(1911-1993)、“袖海楼”的杨启霖(1917-1998)交情深厚。收藏家、研究者和字画商,也经常受邀到香雪庄做客,新加坡先驱书画家,都曾是陈博士的座上客。当年国内外书画名家以到香雪庄做客赏珍藏为荣,还有台湾画家组团来看画,陈氏甚至慷慨资助国外的艺术家朋友飞来新加坡看画。他自资刊印《任伯年画集》、《香雪庄藏印》上下册、《香雪庄书画选集》、《齐白石印谱》等,免费分赠海内外文化机构及人士。

陈之初博士于国泰酒楼宴请新加坡书画家和收藏家(摄于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左起:陈人浩,刘抗,?,杨启霖,?,陈之初博,陈景昭,王梅痴,?,陈文希,和陈宗瑞)

陈之初博士是一位慷慨的艺术赞助人,对新加坡当地的文化艺术贡献良多。在1972年他将30幅名家书画珍藏捐赠前南洋大学李光前文物馆。1977年,由著名史学家地学家教育家张其昀(1901年-1985)创办的台湾华冈中华学术院(1980年改为中国文化大学)特颁予名誉哲学博士学位,籍以表彰其对文化艺术事业超卓贡献。1977 年,陈先生慨捐新币五万元予新加坡艺术协会(Singapore Arts Association)设立“陈之初艺术基金”,作为进一步奖掖当地艺术后进,及促进当地艺术活动的一种工作与承担。随着陈氏家的不断捐赠,到2015年该基金累积至新币120万元。1979年命名为“陈之初博士美术奖”(Dr Tan Tsze Chor Awards),年度举办,是本地最长寿的美术奖和具指标性的美术竞赛。陈之初博士美术奖每年吸引约200份作品参赛,40年来默默培育不少美术人才,从1979年第一次美术家林欣欣,在新加坡文化奖的获奖者中,多位曾经得过陈之初博士美术奖书法水墨组奖。

2000-2002年陈氏家人将香雪庄的部分藏品中国近代书画、端砚、印章、陶瓷捐献给亚洲文明博物馆 。2002 年 6 月,亚洲文明博物馆举办了“陈之初书画作品珍藏展”。2006 年亚洲文明博物馆出版“香雪庄珍藏”,收录陈氏家族捐赠文物当中的一百三件作品。香雪庄部分藏品近年也通过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回流大陆,凭借业界声望和引人注目的藏品,在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上海朵云轩、云南仁恒等众多拍卖公司出现,成交率非常高。


(除另有说明外,本文图片拍自‘陈之初香雪庄珍藏’)

参考书目

The Xiang Xue Zhuang Collection Donations to Asian Civilization Museum

The Art Book of Chinese Paintings  (by Ming Deng)

https://kknews.cc/zh-cn/history/x3mpgvg.html

Rediscovering Treasures:Ink Art from the Xiu Hai Lou Collection

Singapore through 19th Century Prints & Paintings

http://www.zaobao.com.sg/news/fukan/mini-columns/story20180120-828515

大批珍贵书画捐赠后极少展出 陈之初之子陈玉仪: 太可惜

https://www.zaobao.com.sg/culture/arts/story20160517-617890

李伟南(1880 – 1964)参考资料

https://libportal.nus.edu.sg/media/lib_ch/sg-lee-wee-nam.pdf

新加坡四大书画收藏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8d6550100chiz.html

邂逅「香雪庄」

http://www.sgwritings.com/2276/viewspace_46108.html

“香雪庄”藏品风头健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50820/0432274070.shtml

名聯觀止: 下

梁羽生

https://books.google.com.sg/books?isbn=9578499248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资料与掌故, 历史展馆:文物珍藏, 心情随笔, 思维空间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书和画

赵宝宗

 

引言

 虽然进程贬褒有异,但“一带一路”成为热搜确有几年矣。此“一路”乃丝绸之路也。“丝绸之路”是德国地貌学地质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年5月5日-1905年10月6日)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第一卷中首次提出,原指中西陆上通道,因为主要贸易是丝绸,故名。此名出现后,学术界又延伸出“海上丝绸之路“。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或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最早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是法国汉学家沙畹(本名爱德华·埃玛纽埃尔·沙瓦讷,Édouard Émmannuel Chavannes,1865年10月5日-1918年1月29日)。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可以追溯远到秦汉时期,唐宋时已相当繁荣,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贸易航线之一。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也称其海上陶瓷之路。还由于舶入的商品主要是香料,也称作海上香料之路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更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南海丝绸之路从中国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

sea silk road

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这横跨太平洋印度洋连接东西方的大路上,两千年来流通着丝绸陶瓷香料和银元,发生着喜剧悲剧和闹剧,有物流人流一定也有文化流。对了,书画!一定有中国书画流!我们来挖掘下这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留下的书和画。

新加坡篇(一)袖海楼藏品

中国书画的海外收藏哪里排第一?没有权威发布,欧美大牌老牌博物馆一定收有中国书画,特别是古字画纸本绢本刻本拓本。但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新加坡无疑是收藏中国书画第一名的首选,至少在非官方收藏近现代书画方面首屈一指。先来看袖海楼藏品。

“袖海楼”珍藏是新加坡迄今保存最久规模最大的中国书画私人收藏。由新加坡早期潮商领袖杨启霖(1917-1998)建立,自1950年代至1990年代,历经40多年的积极蒐藏,全盛时期拥有近千件藏品,与黄曼士(1890-1963)的“百扇斋”,刘作筹(1911-1993)的“虚白斋”,陈之初(1911-1983)的“香雪庄”被公认为新加坡的四大中国书画收藏。“袖海楼”之堂号来自杨氏的朋友兼艺术总监陈宗瑞(1910-1985),取意于北宋大文豪苏轼的诗句“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

一年前(2017)的联合早报上有介绍杨启霖和他独特的收藏方式的刊出。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在2017年举办《袖中有东海:袖海楼水墨藏珍》特展,首次公开展出大批珍藏画作,董其昌,陈洪绶、任熊、任薰、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陈文希及范昌乾等大家作品均有在列,既飨现代水墨画同好,又为本地大众开启一方艺术天地的大门。袖海楼大批珍藏由国家级展馆展出,尚属首次。

xiuhailou

任熏《花香鸟语》∕1868年作品∕六条屏 水墨设色绢本/217 x 51.5cm/袖海楼收藏

    袖海楼收藏以画作为主,时间涵盖由明朝到现代长达500年。由传统到近现代各家各派书画风格云集,兼中国与南洋水墨创作,构成1990年代袖海楼收藏全盛时期的特色。集中体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期间现代中国水墨画风流变脉络,以及变革至今的艺术风貌。

在袖海楼藏画中,不但海上四任(任熊、任薰、任颐、任预)作品收集齐全,与新加坡因缘深厚的徐悲鸿作品,更为杨氏所喜爱,其中徐悲鸿在东南亚创作的代表性水墨人物巨画《六朝人诗意图》堪称袖海楼收藏的镇馆之宝。衣若芬老师还特别撰文分享她欣赏这幅画的观感。

xu beihong

徐悲鸿《六朝人诗意图》/1939年作品/横幅 水墨设色纸本/101x202cm/袖海楼收藏

除中国水墨作品,袖海楼也收藏有新加坡多位先驱书画家如陈文希、陈宗瑞、刘抗的作品,成为以中国近现代水墨为主的袖海楼藏画里一项独特的南洋风格收藏。

陈文希《长臂猿》

陈文希《长臂猿》∕1979年作品∕立轴 水墨设色纸本/66.5 x 132.5cm/袖海楼收藏

    袖海楼所藏书法则以清及民国为主,杨氏有传统藏家偏好大品的习惯,喜欢大中堂画作,收集不少六条屏甚至十二条屏的书法。

吴昌硕《石鼓文四条屏》

吴昌硕《石鼓文四条屏》/1911年作品∕四条屏 水墨纸本/176 x 47cm/袖海楼收藏

 袖海楼藏品从无到有的积累过程体现了中国大陆南来华人移民在战后新加坡社会与国家发展中的成功和贡献。杨启霖先生并非传统文人背景,最初收藏动机更多是商业考量而非爱好传统华族文化,但随之激发出的对中国历史和传统华族文化的仰慕之情,确是其持之以恒敢于大手笔投入的基础。只凭一时的爱好和收藏热情显然是难以企及如此宏大规模。虽然战后特别是新加坡独立后经济崛起为文化收藏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两段时间成为袖海楼收入大量藏品的契机。其一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陆闹文革,中国商品进出口公司一度将全国各地文物商店里的大量传统书画出售到新加坡,杨启霖敢敢整箱包下,是这些“出口货”的主要购买者。这些书画虽然水准不一,但均经过文物商店甄选,有一定水平,古今书画都有,数量庞大,构成其收藏的重要部分。其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纽约和香港开始拍卖中国书画,杨启霖又积极参与竞标,经常击败囊中羞涩的大陆客和钱多不识货的日本客,为袖海楼揽入大量高质量藏品。与民国上海大收藏家钱镜塘(1907-1983) 相似,杨启霖建立了一个独特而有效的品鉴方式,包括购藏前请当地画家陈宗瑞和藏家刘作筹等专家好友把关,以及购买后的“雅集品鉴”。已故“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成员杨仁恺(1915-2008)(与谢稚柳1910-1997、启功1912-2005、徐邦达1911-2012、刘九庵1915-1999大师合称为中国书画鉴定“五老”)曾应邀南来为袖海楼品鉴藏品。

 

参考书目

 

1 Comment

Filed under 资料与掌故, 心情随笔, 世界历史

《大眼鸡·越洋人》的时代精神

这是一个四海为家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寻根的时代。正因为交通与通讯的便利,大幅拉近了国与国以及人与人间的距离,但也更让有识之士醒觉了“寻根”的重要,正因为不知过去何以明未来,人只有在确知自己根源何处,方能站稳脚跟,更好的营建将来。

李国樑先生在这数年之中,以雷霆之势连续出版了诸如《广东妈姐》、《这是新加坡》、《奔向黎明》等数本关于民间历史的优秀作品。不同于市面上部分关于文史研究的作品,内容多专注于史料的列陈,在他的书中,你总可以品味出那份出于内心,对于属于自己“根源”的珍惜之情。

他在最新力作《大眼鸡·越洋人》中,立足于新加坡这个中国先民下南洋的集散地,借由近代新中两地大环境的变化与民间记忆,回顾这些乘坐“大眼鸡”来到狮城的“越洋人”,他们在新加坡所留下的印记,为新加坡历史所添增的色彩。诸如“下南洋”为何会是“卖猪仔”;“余仁生”曾是汇兑业中的一员;南来的女性移民族群中,除了为人熟知的“妈姐”、“三水妇女”还有“妹仔”、“阿姑”、“琵琶仔”。而来到狮城后的“越洋人”如何互助相携,除了联系乡情的会馆,尚有百年树人的华校私塾,疾者有养的留医院,亡魂有托的碧山亭。书中没有枯燥的史料堆砌,只有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一段又一段感人的故事,阐述着“越洋人”与狮城相融而成的精神文化。

虽然本书的内容以广东人为课题,但正如作者所言,文中所载写的自信与坚持的精神代表着十九世纪以来,敢驰骋于马来群岛和印度洋,挑战海洋的各族人士。更祈愿这份精神力量得以绵延发扬。

陈珀如于2018年3月12日

**************************************************

越洋人的缤纷乡情

水木作坊出版社,国家图书馆讲古同乐会 联办

《大眼鸡·越洋人》《乡情祠韵》

新书发布会

戏剧小品《七家房客闹星洲》

2018年3月18日,下午3时至4.30时

国家图书馆16楼观景阁

节目

  1. 新书发布仪式
  2. 出版人辛羽讲话
  3. 《大眼鸡·越洋人》作者李国樑讲话
  4. 《乡情祠韵》作者洪毅翰讲话
  5. 《七家房客》戏剧小品,国家图书馆讲古同乐会呈献。蔡美娥创作,刘健茂手风琴伴奏。
  6. 茶点

简介

《大眼鸡·越洋人》

清朝雍正年间,规定各省的船只必须涂上不同颜色的漆料。自此,下南洋的福建船涂上青色,广东船(包括潮州)涂上红色,船头画上眼睛好认路回家。广东人称这些红头船为“大眼鸡”。

新加坡曾经是英国直辖殖民地,下南洋的集散地,也是这个区域最发达繁荣的海港城市。许多当代的研究报告与文艺创作通过中国的眼光来看过去的年代,《大眼鸡·越洋人》的着墨点则是通过新加坡的大环境与民间记忆来回眸来时路。本书相关内容已用于新创建的广惠肇留医院文物馆(任重道远馆)和广惠肇碧山亭文物馆。

本书为联合早报书选2017入选书籍之一。

作者李国樑,原为专业的特许船舶工程师,人到中年后告别任职多年的工程领域,投入民间文史工作,并通过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义务中文导览、博客、传统媒体等平台结交同好。出版的其他单行本有《广东妈姐》、《这里是新加坡》系列、《奔向黎明》。

《乡情祠韵》

位于芽笼17巷的万山福德祠外观朴素,乍看似一座地方小庙,殊不知它是加冷地区的一座历史地标,见证新加坡早年工业史的兴衰。由早年砖窑和窑工创设的福德祠,是以广东四邑人为主,早已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沙冈村的社区中心,在当地负起信仰、教育等社会功能。经历了百余年沧桑的万山福德祠依然岿然屹立,不过城市发展的脚步日渐逼近,庙宇能否在原址保留还是个未知数。《乡情祠韵》记录了福德祠这段渐渐被人忘却的历史、以及其宗教和民俗文化,如火龙表演,土地诞庆祝等活动,借此让更多人认识本土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者洪毅瀚,正业是工程师,业余从事本土及东南亚华社历史与文化研究,范围包括本地庙宇、华社义山等;并参与庙宇和坟山的导览活动,曾在报章、会馆刊物和网上发表文章,并撰写与编辑数本书籍。

《七家房客》戏剧小品

约半个世纪前新加坡的某个角落,住着一群各籍贯的移民。他们同在屋檐下,以各种不同的语言沟通,虽然鸡同鸭讲,却是温情满人间。

《七家房客》由国家图书馆讲古同乐会呈献。

有兴趣出席的朋友, 请到国家图书馆的网址报名:https://www.nlb.gov.sg/golibrary2/e/event-76621385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老地方, 节目介绍, 资料与掌故, 好书推介, 最新活动消息, 民俗文化, 义工动向

跟1819会面

李国樑

(原刊登于2018年3月1日《联合早报》)

半个世纪前上小学历史课,认识了莱佛士这个名字。原来1819年,莱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陆,掀开了本地近代史的篇章。

莱佛士前后只在新加坡逗留了十个月,但芳名无处不在,学校、酒店、广场、商场、博物馆、图书馆都以他命名;莱佛士塑像甚至闹双胞,矗立在维多利亚纪念堂和新加坡河畔。他的妻子与妹夫也有纪念性的苏菲雅山和Flint street。

1. 莱佛士肖像,桌子上的佛雕乃在爪哇的收藏

莱佛士肖像,桌子上的佛雕乃在爪哇的收藏

3. 苏菲雅山上的受保留殖民地时代建筑.jpg

苏菲雅山上的殖民地时代建筑

几乎被遗忘的是“战友”威廉·法夸尔。法夸尔在本地市容销声匿迹,中央医院的所在地法夸尔山易名了,陈桂兰街与梧槽路之间的法夸尔街在兴建武吉士地铁站的时候也消失了。不过,可在国家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看到他的一些收藏品。

奠基者的争议

成王败寇乃游戏规则。但对于法夸尔被“除名”,我始终有些好奇。

法夸尔接受莱佛士的聘约,从代替荷兰管辖了15年的马六甲来到新加坡当驻扎官。莱佛士理想中的新加坡是个以道德持家的自由港,不准许鸦片、赌博与奴隶交易。法夸尔在任那四年,人口增长了10倍,造桥建路都用到钱,却得不到东家的资助,只好通过“非法”交易来筹集资金。

2. 威廉·法夸尔肖像

威廉·法夸尔肖像

莱佛士回到新加坡,觉得市容乱糟糟,保留给政府行政机关的地段竟然出现民宅与货仓。两人的关系每况愈下,最终以法夸尔跟当地人交往过度密切为由,炒了法夸尔鱿鱼。

《阿都拉传》通过马来文官的双眼,认为莱佛士和法夸尔两个大好人摆在同一个平面上,竟然会正正得负,或许是莱佛士的性格所使然。

1824年,法夸尔回到苏格兰后,写了一份自辩书给东印度公司,指明设立新加坡这个基地是他的建议,新加坡也是在他的管理下日趋成熟的,董事部应该尊重他开辟新加坡的热忱。

莱佛士反驳,认为法夸尔 “完全无法负起管理新加坡的重要责任”。最后,东印度公司将开辟新加坡的功绩归于莱佛士。

不过,东印度公司对小小新加坡似乎并不怎么在乎,列出多年来的财务清单,向被脑瘤缠身的莱佛士追讨连本带利共两万多英镑。莱佛士回到英国两年后(1826年)便逝世了,遗孀苏菲雅最终跟东印度公司一人一半,结束这场宾主关系。

探寻莱佛士与法夸尔

莱佛士于1824年4月乘帆船回英国,8月在西南部的普利茅斯(Plymouth)靠岸。莱佛士的纪念碑(1832年立)则安置在伦敦西敏寺教堂内,跟英国王族、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三千多名杰出人士排排坐。铭文肯定了他创建新加坡贸易站,以及较早前管理爪哇和苏门答腊地区的贡献。

4. 英国西南部普利茅斯港湾,莱佛士回国时在此地登陆.jpg

英国西南部普利茅斯港湾,莱佛士回国时在此地登陆

参观过西敏寺后,我从伦敦乘坐高速火车,3个多小时后抵达普利茅斯这座怡人的海港城市。

建在石灰岩上红白相间的灯塔是海港的老地标之一。两个世纪前的导航系统并不发达,漫漫长夜中灯塔的一点亮光,为船员带来几许信心与勇气。尤其是在茫茫大海中川行多时,终于踏上故乡的土地,着陆的心情不言而喻。

法夸尔的墓碑则安置在苏格兰东北部的伯斯(Perth),名为“Greyfraiars Burial Ground”的古老墓园里。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出发,车程约一个小时。

5. 镶在墙壁上的法夸尔墓碑,位于苏格兰伯斯.jpg

镶在墙壁上的法夸尔墓碑,位于苏格兰伯斯

1839年法夸尔入土为安,墓志铭写道:“他生命中富有价值的20年期间,被任命为印度政府的高级官员。除了执行军事任务外,他亦受委为马六甲和新加坡的驻扎官。由他奠基的新加坡后来发展为殖民地。”可见多年来,“新加坡奠基者”始终是法夸尔放不下的憾事。

卡里门与新加坡

新加坡是谁的乳酪?

我虽然没经历过十九世纪初那场老死不相往来的纷争,但穿梭于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眼前仿佛出现一幕幕昔日幻景,心头免不了一阵触动。

莱佛士开拓贸易站之前,法夸尔已经向长官建议在“新加坡海峡入口处附近”设立一个新的基地。他心仪的是卡里门。有航海记录以来,卡里门已经是海上坐标,它不仅地处马六甲海峡南端的正中央,是来往马六甲海峡与穿越新加坡海峡的咽喉,也是控制廖内群岛航道的要塞。卡里门于1956年归印尼所有,总面积约新加坡的一半。

6. 卡里门的地理位置

卡里门的地理位置

莱佛士则借鉴于前人的记载,锁定了新加坡这颗昔日明珠。的确,短短数年间,新加坡已经超越了另一个英国殖民地槟城,迅速发展成为皇冠上耀眼的宝石。

毋容置疑的,英国开拓新加坡的目的是为了在荷兰垄断的马来群岛中找到缺口,扩充自身的势力,并不是为了独立建国或造福原住民。但是,若当时新加坡没有英国的国际经验,复兴这个古老的海港谈何容易。

新加坡发展起来,除了促成与中国清朝之间的商贸之外,亦成为清末广东福建两大省先民下南洋,赚钱后回馈祖国的主要线路。这也算是多年以后的一带一路的前奏吧?

两个世纪来,新加坡从1000名居民发展到500多万常住人口,出现过投入时代洪流的知名人士,以及不曾留下姓名的无名英雄,相信是莱佛士与法夸尔无法想象的。这些历史过客都确保了这块土地江山不老,绿水长流。他们都为现代新加坡奠下了稳固的根基。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历史展馆, 心情随笔

摘录《大眼鸡·越洋人》

摘录自《大眼鸡·越洋人》李国樑著

经典美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加坡街头以路边摊居多,餐馆酒楼相对零落,传统茶楼也在午市转卖煮炒,办理喜席寿宴。这些餐馆以广东师傅掌厨的居多,中餐以粤菜为基础,其他籍贯人士必须学会广东话才能在厨房工作。周末上广东茶楼曾经是本地平常人家靓丽的生活风貌,大坡的茶楼林立,单单是摩士街(Mosque Street)就有颇具规模的大东酒楼和南唐酒楼,大家搭台“叹番一盅两件”(喝一壶茶吃两碟点心),翻翻报纸,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现在一些茶楼餐馆烹制猪脚醋,颇受食客垂青。猪脚醋(猪脚姜)是广东妇女坐月的补身食品,滋补生孩子后流失的钙质和关节液,又可以驱风暖胃,一举多得。

过去清明扫墓,我们都会买些白糖糕去拜祭先人,在生活不富裕的年代,甚至将一片白糖糕切开几份,一家人一起享用。数年前我在广东顺德吃了特产伦教糕,才明白伦教糕是本地的白糖糕的始祖,随着先民传入本地。

广东粥品讲究食材火候,其中一道“名粥”叫做“及第粥”,材料包括猪肝、猪腰、粉肠和猪肉。据说有个书生上京考试,途中进入一间小店吃粥充饥,店家煮了这碗粥给他享用。书生高中状元,衣锦回乡途中特地到小店,再吃一碗粥,并问店家粥的名称。店家也是有点墨水之人,见书生中了状元,联想到三元及第,于是说这是及第粥,及第粥从此成名了。

艇仔粥也是一道广东名粥,随着粤籍人士走入本地。以前的牛车水夜市有许多售卖艇仔粥的摊位,所使用的食材有花生、鱼片、鱿鱼和炸粉丝。艇仔粥源自广州西关荔枝湾,广州十三行带动了西关的富裕繁华,文人雅士喜欢游船吟唱,艇家看准商机,在小船上卖粥,久而久之这道粥品便成为艇仔粥。[9.4 广州西关富裕繁华,文人雅士喜欢游船吟唱,艇家看准商机,在小船上卖粥,久而久之成为驰名的艇仔粥]

过去,广东人正月初七人日捞鱼生,如今捞鱼生已经成为本地华人过年的“传统”,从过年前的收工宴捞到“新十五”(元宵)。捞鱼生这道佳肴源自江门,农夫将河塘里打捞起来的鯇鱼切成生鱼片,配上田地现成的蔬菜,吃起来特别鲜美。过后加上萝卜丝、花生碎和酱料,味道更加棒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广东人饮食界四大天王谭锐佳、冼良、许国威、刘育培改良了颜色单调的鱼生配料,在酒楼大力推广,成为本地独特的年菜。

李泰麟表示乡下的鯇鱼吃的都是天然的有机食物,河床的肥泥哺育着鱼群,加上没有什么化学污染的问题,所以因为吃生鱼片被细菌感染的个例不多。来到新加坡之后,从1950年的农历新年开始,一路来都有过年跟同事一起捞鱼生的习惯,所使用的主食材是鯇鱼。后来手头比较松动后,有时采用西刀鱼。西刀鱼骨多,鱼肉必须切得特别薄,相当考究刀工;鯇鱼在鱼塘生长,价格廉宜多了,而且吃起来富有家乡的滋味。

李泰麟的同事比他更早来到新加坡,有些甚至在新加坡经历过日据,正月初七人日吃鱼生这码事绝对比1950年早多了。

跟乡下捞鱼生的料理相比,本地使用了多一些配料如瓜因、荞头、萝卜丝、薄脆、花生碎、芝麻等,后来还用上酸梅酱和柚子,捞起来五颜六色一大盘,叫人垂涎三尺,胃口大增。

现代人老是觉得钱不够用,喜欢边捞边喊“huat ah”(发啊)!“huat ah”是福建人的叫法,是近十年来才兴起的。也许这是中文水平低落的后遗症,吉祥语已经说不出口,只好以简单迎合世俗的词汇来取代。至于传统华人家庭,捞鱼生时还会坚持使用正确的祝福语,如步步高升、鸿运当头、五福临门、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学业进步、一帆风顺、黄金满地等。

广东竹枝词写道:“冬至鱼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几登筵。”叫人意想不到的是“团团站,捞鱼生”的习俗在新加坡发扬光大,在广东的发源地则已经淡化。道地的江门人陈生表示如今的江门已不盛行捞鱼生,主要是担心工业化排水影响了当地生鱼的品质。顺德画家罗耀强一家人请我吃了美妙的鯇鱼餐,让我找回童年的味蕾。言谈间才发觉以美食见称的顺德虽然还在吃鱼生,但都是各自选择自己的配料,自己捞自己吃,不像文革时代吃大锅饭,大家“同捞同煲”。

年年欢乐,欢乐年年

以其他过年的习俗与禁忌来说吧,各籍贯人士都有除夕夜吃团圆饭守岁的风俗。大年初一是个喜气洋洋的日子,见面都说些吉祥话,互相恭贺对方来年身体健康,称心如意。初一这一天,大家都不拿扫帚扫地,否则会倒霉倒上一整年。如果打破了碗碟,必须以“落地开花,富贵荣华”来补运。

广东人将年初二称为“开年”,从这天开始,一切都百无禁忌,可以打扫、洗衣、打骂孩子等。老人家曾经流行过“让我帮你开年”的俚语,也就是“年已经过了,让我好好地教训你”的意思。不过到了今天,只有老一辈的广东人会遵守开年的习俗,年轻一代可能已经不晓得开年这回事。

小时候,正月初二早上开年之前的扫地仪式一概由我负责。扫地前先在地上放两粒柑和一封红包,“意思意思”的将它们扫到门口,然后扫回头捡起来。这么一来,霉气便可以扫出家门,金银财气则留在家里。

年初二的开年饭也称为“开牙”,是新年最丰富的第一顿菜肴,跟除夕夜不相上下。以前,广东人外嫁的女儿初一必须留在夫家招呼客人,初二才可以开开心心地回娘家。父母爱女心切,特意准备丰盛的午餐来迎接女儿,让外嫁女跟家人团圆,一道品尝“家乡菜”。

新加坡地方小,出入方便,一年到头都可以回娘家,不需要等到年初二。虽然回娘家那种忐忑的心情已经不存在,不过开年饭有些好意头的菜式还是有必要的。数十年来,父亲必定特别准备发菜蠔豉、酱炒大虾和清蒸鲳鱼,寓意接下來的日子过得比往年好,发财好市,嘻哈大笑,国家昌盛,年年有余。

我小时候的开年饭,姜葱焖鲤鱼是必备的菜色,象征大吉大利。拜神的鲤鱼活生生的平放在盘子上,用一张润湿的红纸盖着鲤鱼头。说来奇怪,蒙着眼睛的鲤鱼竟然乖乖地躺在那儿,过后成为桌上佳肴。不过在乡下,拜过神后村民都会将鲤鱼放生,有时候鲤鱼还会在鱼塘里转圈圈后才离开。老人家看了特别高兴,说生意(鱼)有回头,来年必定顺顺利利,无虑无忧。

年初三“赤口日”,老人家认为容易招惹口舌是非,因此不去拜年,也不喜欢客人上门。年初四则是个吉日,华人商店多数在这一天开市,分发开工红包给员工,阔气的老板还会请吃一顿开工宴。

新年前腊月廿四是送灶神的日子,称为谢灶。谢灶免不了好吃的食品,让灶神吃得开开心心的,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时,多说些好话,以便新的一年玉皇大帝赐福人间。

腊月廿四也是“扫屋”,也就是大扫除的好日子,将过去不好的霉气都扫走,来年顺顺利利。多年前我居住在木板沙厘网隔间的店屋的时候,跟多户人家同在一个屋檐下,大家共用一层楼,扫屋不可能我行我素。灰尘满天飞,会影响到左邻右里,因此必须事先商量,选个黄道吉日,大家一起舞起“骨扫”(用椰叶茎做成的扫把,也称马来扫),作为迎春的前奏。

由于必须配合各家各户,扫屋这一天就未必是腊月廿四了。扫屋时顺便将旧的春联撕去,贴上新的春联,寓意“破旧立新”。楼梯口是“出入平安”,屋子里的春联则用一张红字,写上“迎春接福、心想事成、身强体健、财源广进”,米缸除了“常满”外,也会贴上由“招财进宝”组成的合体字。这些春联都是牛车水骑楼下的“写信佬”的杰作。

扫屋送灶后,我们还会动手炸煎堆、虾饼、油角等新春食品。如今担心三高,煎堆油角都免了,其余的买现成的,年已经少了自己动手的创意。

为了讨个口头上的吉利,广府话中一些不中听的食物名词都被更改过。例如“舌”与“蚀”、“肝”与“干”同音,“丝”乃“输”的谐音,见血也不吉利,因此“猪舌”必须成为“猪俐”、 “猪肝”与“鸡肝”都称为“猪润”与“鸡润”,“丝瓜”称为“胜瓜”、“猪血”称为“猪红”。这么一来除了有“利润”可图外,还可确保“常胜”,赚得“满堂红”。这些民间的创意充分表达了平民百姓对生活的期待。

2 Comments

Filed under 生活展馆:本地美食, 老地方, 资料与掌故, 好书推介, 新加坡国家日志, 民俗文化, 不算是很久以前的记忆

《克兰芝二战阵亡战士公墓之旅》

文/图: 姚耀光

今年1月13日我和15位华文义工参加了国家博物馆中文导览组主办的“克兰芝二战之旅”,全程由资深导览员清山大哥主讲,由于当天我只参加了前面部分的活动,所以这里就只记录克兰芝二战阵亡战士公墓的部分。

wwII - 1新加坡二战背景

 

1941年12月8日,日军成功登陆马来亚的哥打峇鲁及泰国南部的宋卡和北大年,并将英军的海岸防线逼退50公里。同一天日本海军轰炸机和零式战斗机(zero fighter)空袭新加坡的市区、实里达和登加空军机场,并取得制空权。这次空袭造成63名平民丧命。

12月10日英军的“击退号”和“威尔斯太子号”两艘主力舰被日军攻击后相继沉没。12月12日日军攻下英军在北马的重要阵地日得拉(Jilta)。山下奉文下令他的军队继续前进到吡叻河南岸。12月30日,日军将英军防线逼退到关丹。1942年1月15日晚上麻坡沦陷。白思华下令把3万名英军撤退到新加坡,31日英军完全撤离马来亚,过后英军炸断新柔长堤,形成一个60码宽的缺口,企图阻挡日军进攻新加坡。

1942年2月1日英军第18师防守长堤以东至樟宜码头的整条北部海岸线。从长堤至裕廊河的西海岸线,则由澳州第8师、澳洲第2和第4机关枪兵团及印度44步兵旅负责防守。2月7日日军占领了乌敏岛,借此将英军注意力转移到新加坡东部,接着日军从西北部进攻,避开了英军第18师。2月9日日军第5 和第18师在巴西拉巴(Pasir Laba) 以北登陆,并迅速地占领了登加机场。虽然英军极力地防御克兰芝和裕廊这条防线,却阻挡不了日军的进攻。

2 月9日山下奉文随日军坦克部队跨过修复好的长堤进入新加坡,并直接朝武吉知马进逼。开始时澳洲22和地27旅仓促撤退,日军快速地攻下克兰芝及裕廊这条防线。虽然英军和星华义勇军在武吉知马抵抗,但在2月11日凌晨时分失守。日军占领了武吉知马,并控制了克兰芝的一个粮仓和弹药库。2月11日日军用飞机向英军散发招降书。15日英军在前福特车厂向日军投降。

wwII - 2克兰芝阵亡战士纪念碑(Kranji War Memorial)

 

克兰芝阵亡战士纪念碑位于兀兰路的一个小山坡上,距离市中心22公里,四周环境宁静。我们当天抵达时,正下着濛濛细雨,现场气氛是庄严、安详、让人有点微微忧伤的感觉。

这纪念碑是为了缅怀二战期间英勇献身的联军烈士而建,这些勇士来自英国、澳洲、加拿大、斯里兰卡、印度、马来西亚、荷兰和新西兰。

wwII - 3

wwII - 4

早在1939年,这里是个军营,当日军入侵后,将它作为弹药军火库。1942年2月8日日军越过柔佛海峡,进攻离开这里两英里的克兰芝河口。2月9日日军炮轰长堤和克兰芝河之间。进过几天的激烈战斗,日军战胜。日本拿下新加坡岛之后,在克兰芝建立一个战俘集中营,并在附近的兀兰设立一间医院。

日军投降后,联军在克兰芝设立了一个小型陵园。后来军方陵墓服务处( Army Graves Service) 将之改为永久的阵亡战士公墓。1946年樟宜的坟墓也移到这里,之后 Buona Vista 和其他地方的战士坟墓也移到这里。一共有4461 名英联邦的二战战士埋葬于此,其中有850名的死者身份不明。

 

 

wwII - 5

克兰芝阵亡战士纪念碑的设计融入了英国三军结合的力量:象征海军的指挥塔、空军的机翼和陆军整齐队伍的笔直墙壁。纪念碑中间最高点有24米高,最上端是一颗星星。

wwII - 7

wwII - 6

 

现在这座纪念碑上刻有2万4346名盟军士兵和飞行员的名字,他们在东南亚战死沙场,却不知葬身何处。唯有名字完整地留存在公墓的登记簿里,就摆放在入口处供人凭吊。

 

wwII - 8wwII - 9

wwII - 10

在华人纪念碑的部分(编号44),有69名华族成员,他们都是英联邦的部队成员,在1942年2月日军入侵时被日军杀死的。

wwII - 11

wwII - 12wwII - 13

与克兰芝阵亡战士纪念碑毗邻的,是克兰芝军人公墓,建立于1975年,这片非二战遗址墓地葬有 1422 名军人与家人。

 

新加坡国家公墓也在此处,有两位前总统长眠于此。新加坡的第一任总统尤索夫·伊萨 (Encik Yusof Ishak) ,任期 1965年8月至1970年11月,他于1970年11月23日去世。

 

wwII - 14尤索夫·伊萨 公墓

 

新加坡第二任总统本杰明·薛尔思医生 (Dr Benjamin Henry Sheares),于 1971年1月2日接总统,1981年5月12日去世,也长眠于此。

wwII - 15
本杰明·薛尔思医生 公墓

 

wwII - 16

每年接近 11 月 11 日的星期天,是阵亡战士纪念日 (Remembrance Day),这里会举行纪念活动,悼念那些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烈士。

新加坡独立后,于 1967年推行了 “国民服役” 政策。从此, 保家卫国的责任就落在国民身上。这趟 《克兰芝二战阵亡战士公墓之旅》, 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 重视国民教育及全面防卫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 昭南时代 – 新加坡沦陷三年零八个月展览图集,新加坡档案馆与昭南福特车厂纪念馆。
– Syonan – Singapore Under the Japanese 1942-1945, Lee Geok Boi.
– National Library Board : http://eresources.nlb.gov.sg/infopedia/articles/SIP_183_2004-12-27.html
– Commonwealth War Graces Commission:
https://www.cwgc.org/find-a-cemetery/cemetery/2004200/kranji-war-cemetery/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历史展馆:二战, 导览手记, 心情随笔, 活动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