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前的撤离

文图  ·  林佳颖

图-1 乘搭军舰撤离的情景 (作者摄)

撤离的关键时刻

日军登陆新加坡的第二天1942 年 2 月 10 日),英国皇家空军撤离最后几架飞机后,日本空军从此掌控了天空。  负责新加坡海军设施的高级海军军官,欧内斯特·斯普纳少将 (Rear Admiral Ernest Spooner) 下令英国皇家海军舰艇必须在 1942 年 2 月 13 日之前启航。所有船只奉命从新加坡的岌巴海港撤离,前往最近的英盟军控制港口 – 巴达维亚(今雅加达)。这是为了防止剩余的英属军舰落入日军的掌控。10 日这一天,已有3,000 名空军人员奉命从新加坡撤离。欧内斯特·斯普纳少将也下令所有海军人员在11 日晚上撤离。有13 艘满载军人的船只当晚离开了新加坡。

在新加坡沦陷的两天前 (1942 年 2 月 13日),一项关键人员撤离到巴达维亚的计划已经实施。然而日军的飞机不断得袭击海军基地,击中炸沉多艘英属军舰,造成大量人民伤亡。大多数的英属军舰只能在短时间内,一起从新加坡的岌巴海港 (Keppel Harbour) 撤离。但因为缺乏了英军在空中的护卫之下,导致多数英属军舰航海时,只能自生自灭。此外,在英军战败后的情况下,也没有办法定下长期计划让人民可以安全得从新加坡撤离。

撤离军舰与人民的不同命运

从新加坡的岌巴海港撤离出发的多艘英属撤离军舰中,由 ’HMS’ 的组成英文缩写,意味着陛下的船 (His or Her Majesty’s Ship), 代表为英国皇家海军服务。本文锁定了3艘英属军舰,来了解撤离人民的过程。撤离军舰分别是草蜢号 (HMS Grasshopper), 月亮号 (HMS Bulan) 和 HMS ML 310。这些军舰都有一些共同点,例如相同撤离时间点定在新加坡沦陷之前 (1942年2月15日)的重要时刻,从同一地点岌巴海港出发,前往共同目的地巴达维亚。然而,这3艘英属军舰航行时,也因被日本空军的轰炸而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不知哪一艘船被炸损,沉入大海,或是否搁浅,还是安全得抵达目的地呢?因此,它们的最后航海任务也成为了关键,直接影响整艘军舰与人民的不同命远。

图-2 草蜢号 (HMS Grasshopper) (取自互联网)

草蜢号(HMS Grasshopper

这艘585 吨以昆虫命名的’蜻蜓级别’内河炮艇 (Dragonfly Class River Gunboat),草蜢号 (HMS Grasshopper) 在1942 年 2 月 14 日,是最后艘船之一离开了新加坡岌巴海港。在姐妹船,蜻蜓号 (HMS Dragonfly) 的陪同下,草蜢号承载着共大约 140 名乘客,其中73 名是海军船员,前往巴达维亚。同日被日军空袭后, 它遭到轰炸并搁浅在Pulau Sempeng的无人岛屿。该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在 Pulau Kura 的西北部和 Pulau Paya 的南部。

乘客中约有 21 名男性死于轰炸,其余人在水中挣扎, 估计至少有 100 人设法聚集在岛上。在这群人中包括男性、妇女和儿童。还有2位孕妇过后在岛屿分娩。尽管其余的人从炸弹袭击中幸存下来,但无人居住的荒岛意味着无法获得必需品,例如干净的水源和粮食。丛林里的树上挂满了缠结的藤本植物和荆棘,增加了搜索资源的困难度。由于无法及时找资源,人们试图用刺刀和空罐头在地下挖掘,设法寻找水源。他们也面临着患疟疾的风险。最终,那些没能幸存下来的人,后来被埋在这岛上的坟墓里。剩余的幸存者过后向日军投降,沦为战俘, 并被关押在苏门答腊棉兰的战俘营 (Medan Prisoner of War Camp)。

图-3 朱迪 (Judy the English Pointer) (取自互联网)

而在战乱中,动物也为海军船员服务,帮助侦察危险,寻获以及拯救生命。一只名朱迪 (Judy) 的纯种棕与白色母狗也在草蜢号搁浅后幸存下来,后来成为了二战时唯一注册为”81A Gloegoer Medan”的动物战俘。战后,朱迪获得动物的最高荣誉的奖章 (PDSA Dickin Medal also known as The Animal VC),来表扬服役的动物所表现出的勇敢和奉献精神。

图-4 月亮号 (HMS Bulan) 的航海计时表 (作者摄)

月亮号(HMSBulan)

一艘1,048 吨普通货船用马来语名为月亮号,原本是往返于新加坡和槟城之间,运送橡胶和当地货物。1939 年 9 月,被纳入皇家海军,最初在马来亚辅助舰队执行巡逻任务,然后将必要的炼油设备从砂拉越运往新加坡,并于 1941 年 12 月参与在新加坡的战争袭击。

月亮号载着人民(总人数不详), 于 1942 年 2 月 11 日撤离了岌巴海港。途中,它停下来接载一艘沉没的荷兰油轮的船员。尽管在班卡海峡 (Banka Strait) 遭受轰炸而受损,它于1942 年 2 月 15 日成功得抵达巴达维亚 (今雅加达)。同日,它和三艘较小的船只一起离开巴达维亚。带着 300 人和一架损坏的飞机,启程前往科伦坡 (斯里兰卡的城市)。最终,月亮号安全得抵达英格兰。图中的航海计时表曾发给了孟买海军基地作为军舰的用途, 直到 1940 年代末交回英格兰。然后在1944 年进行维修,转移到水文局  (Hydrographic Office)。也曾进行拍卖,现属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收藏。

图-5 HMS ML 310 (取自互联网)

HMS ML310

1942 年 2 月 13 日,欧内斯特·斯普纳少将 (Rear Admiral Ernest Spooner), 空军副元帅康威·普尔福德 (Air Vice Marshal Conway Pulford) 和其他 40 名乘客, 登搭名为 HMS ML 310 的85吨小型英属机动发射船只 (Fairmile B Class Motor Launch Vessel)。然而,它后来遭受日军驱逐舰的袭击, 并在1942 年 2 月15日下午搁浅在一个名为 Pulau Tjebia 的无人岛屿。该岛位于印度尼西亚邦加岛北部。因为无法适当地获得水源和食物,导致滞留在岛上两个月的人民,之后得了传染病或饥饿至死。另有 22 人在重建一艘船只后逃离,但被抓获并作为战俘返回新加坡。

后续发展

其他大部分的艘军舰早已被日军在海上轰炸击沉或损毁搁浅。而人民可能被其他船只捡起,但仍然有些人在救生艇上漂浮,或搁浅在荒岛上。他们大多数面临死亡或沦为战俘的命运。不知其他人成为战俘的去向呢?例如像草蜢号的幸存者被关押在苏门答腊棉兰的战俘营。这是位于棉兰和普洛贝拉扬之间的工业区的苏门答腊棉兰的战俘营,用作战俘和拘留营, 关押妇女和儿童的战俘。

此外,例如像ML 310的幸存者被抓获并作为战俘返回新加坡。战俘待在新加坡樟宜战俘营后,最有可能的命运将被送往在海外的各个战俘营。通过 ‘地狱船’ (hell ships) 转移前往不同的地点包括缅甸,婆罗洲,泰国和日本。顾名思义,这些破旧船只的状况令人震惊, 人满为患、炎热且不通风,几乎没有食物、水或卫生设施。在不知道这些船只载有战俘的情况下,船只甚至被英联军的潜艇击沉,导致成千上万的战俘淹死在海中。大约有60,000 名英联军战俘被强迫为日军建造一条连接泰国和缅甸的‘死亡铁路‘。

人与军舰的长眠之地

战争结束之后,英国报章在1945 年 12 月 4 日发表,皇家海军搜索队在太平洋岛屿上发现了多个坟墓。其中包括由海军少将欧内斯特·约翰·斯普纳领导的 19 名成员在 Pulau Tjebia 上发现的坟墓。他于1942 年 4 月 15 日死于疟疾和疲惫,终年 55 岁。而空军副元帅康威·普尔福德死于 1942 年 3 月 10 日,终年 50 岁。两人 (分别在第27排, B行, 墓碑4及Coll. Grave 31, D行, 墓碑 1-17) 与其余4,572 的阵亡将士们,现安葬在克兰芝战争墓园 (Kranji War Cemetery)。他们的牺牲是“为一切自由人而死” (They Died for All Free Men)。

图-6 草蜢号的船徽 (作者摄)

图-7 船尾甲板的牌匾 (作者摄)

此外,搜索队在岛上还发现了一个装有 6 人遗骸的箱子坟墓和搁浅的草蜢号。搜索队于1945 年从草蜢号的罗箱 (binnacle) 底下取回了船徽。印着草蜢英文字母的黄铜板,属于草蜢号船尾甲板的牌匾。1942年时被日军取回,曾挂在海军上将的新加坡办公室。这两件文物现属于伦敦格林威治国家海事博物馆的收藏。

月亮号在战后还继续使用。十年后的1952年6月1日,以 43,500 英镑的价格卖给香港和发新有限公司,并改名苏农 (Sunon)。 在1961 年 7 月 15 日的最后的航程,从金边航行到香港时,搁浅后在海上被废弃。HMS ML 310搁浅在一个名为 Pulau Tjebia 的无人岛屿后,早已被遗忘。

图-8 亚洲皇后号的头等舱休息室 (取自互联网)     

图-9 从海底打捞的亚洲皇后号文物 (作者摄)

然而,仍有许多的军舰沉没并最终长眠在海底。随着时间的流逝,追踪船的位置或试图从海里打捞上岸,依然是一项困难的任务。成功取回船只并将文物陈列在博物馆的案例之一,例如由豪华客轮改装成战舰的亚洲皇后号 (RMS Empress of Asia) 就早在 1998 年 7 月份从海底打捞出一系列的文物。当中包括一个 4 吨重的船锚、一把生锈的机枪、瓷器和一个烛台架。数年后在2015 年进行了调查,以重新确认苏丹浅滩附近的沉船位置,以进行后续打捞工作。让海底的文物再一次重见光明,展现在眼前。

Leave a comment

Filed under 历史展馆:二战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