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火车,游新山

刘若琳

火车站即将在明年搬迁,为了能够从丹戎巴葛火车站再搭一次火车到马国,我们大家约好了在9月10日一同郊游去!

一大早,大家便从新加坡的各个角落来到火车站。我们买好车票后,便开始有个“迷你资料分享会”,介绍了火车站的历史与建筑,外面的雕像,还有大厅内所看到的6幅三联画。一直都觉得火车站是个很有韵味的地方,不知道火车站的大厅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如果它会说话,它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它是个难得保有当日感觉的地方,有点像时间囊一样把我们带回以前。不知道去了那里,有没有唤起你们任何的回忆呢?

参观火车站的外观


其实当天上了一堂课,就是如果火车8点45分离开,那最好不要等到8点30分才上火车。可能因为是公共假日的关系,所以搭火车的乘客很多,而且我们的团队也不小,导致我们很多人上火车后才发原本的“坐火车之旅”竟变成了“站火车之旅”!火车的某个车厢冷气没有运作,所以空气流通并没有很理想。不过,换个角度来想,我们这次的“搭火车之旅”不就让我们更真实的体验了早期人们搭火车的感觉吗?我,丽平和我的另个朋友(不是我的妹妹!哈哈)站在车厢与车厢之间的地方,全程吹着“自然风”,边吃早餐边看风景,边练自我平衡的功夫,真是个另类的搭火车经验!

柔佛新山站的火车轨道

短短的45分钟后,我们便抵达柔佛新山。为什么新山会被称为为新山呢?在没有长堤的时候(1924年之前),早期人的从石叻坡(也就是新加坡)到马国时只能够搭火车到兀兰,然后转搭船,再换上火车继续前往他们的目的地。对当时的人来说,新加坡是“旧山” (不知道是不是指福康宁山?还是兀兰本身也是个山区?),而柔佛也就有“新山”这个称呼。

我们的第一站是拥有至少139年历史的柔佛古庙。怎么推断出古庙的历史有139年呢?古庙没有碑文记载它是哪一年建成,但是柔佛古庙有两件古物 – 匾额还有铜钟,匾额上刻有“同治庚午年”(指的是1870年),而铜钟上刻有“同治乙亥年”(指的是1875年)。

柔佛古庙

古庙铜钟,“(口惹)呀坡"是柔佛的旧称

柔佛古庙是由陈旭年等先贤一起筹建的,庙里供奉了新山五帮人士的神明。新山五帮指的是:潮帮、琼帮、广肇、客帮还有福帮。这也显示出柔佛新山华人不分籍贯的特色。

和火车站一样,柔佛古庙附近的地段都已迅速发展,在小山丘上的它曾经俯瞰新山市区,但如今在周遭的高楼之间却显得矮小。话虽如此,它却见证了新山华人如何开辟这一带,非常具有历史意义。每年新年的游神会热闹无比,农历正月20日会迎神出庙,21日夜游,22日请神回庙。各个会馆同心协办,是新山华人的一大盛事。

天不作美,参观古庙的当儿雨便开始哗啦哗啦地下。有伞人士为没伞人士遮雨,大家便一同去另“神圣”的个地点:祭我们的五脏庙。不得不爱到邻国去,区区新币十元不到便能享有招牌烤鸭、东坡肉、豆腐、芥兰、马来风光、鲜虾,绝对物有所值!

当天的最后一站便是刚在去年九月开张的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座落在陈旭年老街,是个4层楼高的建筑物,记载了新山开山辟野的史迹。馆内的导览员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早期柔佛的历史,繁荣,到日战时的状况,和60-70年代人们的生活(4楼的展品与我们的生活馆展品很相似!)。

二战时期慰安妇的“工作准证”

当天让我印象深刻的展品有两样-义兴会员所用来辨认自己人的钱币,不同钱币上有不同的暗语,就好比“三八二十一(廿一)”,拼出一个“洪”字;还有,二战的慰安妇工作准证。很多人为了毁灭掉以往不堪回首的证据,不是烧了就是撕了,更显示出仅存的这张慰安妇工作准证的可贵。新马发展和历史紧紧相扣,我们从导览员的介绍中学到不少新的知识,是个获益不浅的一天!

大合照

18 Comments

Filed under 活动后记

18 responses to “搭火车,游新山

  1. 博物馆华文义工

    如果有照片分享,请上载到yahoo groups !:)

  2. 黎上增

    “惹(口旁)呀坡”为新山旧名,“坡”是为市镇,以前讨论过,那“惹呀”是什么字的对音呢?有谁知道?

  3. 愫芬

    最有趣的就是那块牌子华文写着惹難(加口)下咭唧,是陈厝港一条以华文命名的街,中间JALAN GANGKAR KECHIL,上面是阿拉伯文,港主陈开顺面子大,在苏丹天猛公依布拉欣发的第一张“港契”后到最早到新山的华人。他们在新加坡后港下船,来到士都兰河口,进入地不老河,直达陈厝港。陈厝港开发在1844年,9年后,1855年才有新山。柔佛的发展一日千里,甘蜜种植在19世纪达到巅峰。

    甘蜜的用途很广,用来鞣皮染色,也可作丝绸染色料用,还有是嚼檳榔不可少的配料,《海国图志》称为槟榔膏。

    港主(Kangchu)马来语叫沙办大(SHAH BANDAR),英语叫(POST MASTER),在柔佛又叫TUAN SUNGE。

    著名的港主中陈开顺、林亚相、陈旭年都是潮州人,只有黄亚福是广东人。

    谈回GANGKAR “港脚”,就是因为开港而形成的市镇。新山有一条直律街就是以甘蜜的发展而开辟出来的。

  4. 愫芬

    还有一样展品引起我的感到兴趣的是赌馆的筹码竟是蝴蝶、鱼、动物等的陶制品,想想还真能够把它当坠子呢。

  5. KL

    马西岭是个山区,行军时最易认的是 Hill 265,是指三个连环山峰中最高的一个, 高265呎。不晓得跟旧山有无关系?

  6. KL

    柔佛古庙内的古铜钟刻着“同治乙亥年六月吉旦,惹呀坡众弟子合敬。”

    同治乙亥年是1875年,距今已有135年之久,当时的Johore方言唸歪一点,就变成惹呀。由此推断,当时新山这个地方已经是个市区,所以有“坡”的资格。

    新山这个地区一路繁荣,从早期的“坡”发展成后期郊外的“山”也很难说的过去。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的导览员说新山这个地方曾经有座山,所以新山因此山得名。如果确实如此,那马西岭的山头不晓得是不是旧山呢?

  7. 若琳

    上增:是啊,读了文章后我是以为兀兰是新山的reference point,后来我们去新山时有提到这点,但有提到可能是福康宁那一带的关系,所以想确认一下..

    华族历史文物馆真的很不错,入门票才RM$3, 我们看到很多有趣的展品也学到很多东西。那一幕大家从左到右开始读牌子上的字(应该是右到左)真的还蛮好笑的,哈哈

    马西岭的山现在还存在吗?新山的山是不是指Bt Timbalan, 也就是靠近古庙的Sultan Ibrahim Building之下的山(丘)?

  8. 黎上增

    很少看到这么热烈的讨论,我想这是大家乐见的。

    加油!!!

  9. 黎上增

    突发奇想,觉得“惹呀坡”可能是“Raja坡”的对音,以英文来说就是Raja’s Town. 苏丹阿布巴卡在1885年以前,以Maharaja头衔治理该地。

    有可能吗?

  10. km

    我记得那天的情况是这样的:blur blur 的我不断地在试读:唧咭下港難惹,不知是什么东东;直到导览教我从右读到左,才知道是:JALAN GANGKAR KECHIL !

  11. 若琳

    应该有可能吧,不过太久远以前了,要找到记载名称的来源不简单..

  12. 史立道

    百花齐放;万鸟争鸣。
    我不会吹箫,
    就滥竽充数吧。

  13. 那块牌子华文写着惹難港下咭唧,是陈厝港一条以华文命名的街,中间JALAN GANGKAR KECHIL,我也为新加坡的JALAN JURONG KECHIL 翻译成惹難(加口)裕廊急救。哈哈,气死先生“大目眶”干瞪眼也。。。。。。

  14. KL

    关于“新山”这个名字的起源,有一位名叫Raymond Boon的网友告诉我也许跟汕头有关。见解如下:

    Johor Bahru was founded in 1855 as when the sovereign ruler of Johor, Temenggong Daing Ibrahim established his administrative headquarters here. It was then-known as “Tanjung Puteri”, and was a small Malay fishing village. Temenggong Ibrahim renamed “Tanjung Puteri” in 1858. His son and successor, Temenggong Abu Bakar (Sultan from 1885) renamed it as “Johor Bahru” on 1 January 1866.

    Just like you, I cannot get any info on why the Chinese called it sin-sua(新山) or literally mean new hill. But as usual under the kang-chu(港主) system, the Ghee Hin leader bought in 4,000 Chinese workers from Zhaochow or Teochew(潮州人), and these people called it ” little Swatow”(小汕头), Swatow is the port where they depart from China. The Malay called it Johor Baru, the new Chinese may not be well versed in Malay, they use their own name ” sin-sua-tow”(新汕头) or new Swatow, and slowly it become sin-sua(新汕), which sound shorter, and easy to call.

  15. Pingback: 洪门弟兄 – 新柔华人一线牵 (第六章) | 博物馆华文义工:研习坊

Leave a comment